第六节,规划条件第五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城市 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规划条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应当与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乡,村规划相一致。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 出让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条件未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 该合同无效,转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必须附有原出让合同中的各项规划条件及附图.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划拨或者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块规划条件确定后一年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未出让的,再次出让前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重新确定规划条件.第五十六条 规划条件分为规定性条件和指导性条件。规定性条件包括.用地范围。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要求及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筑高度、文物古迹 风景名胜,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地段的控制要求、绿地、名木古树,河湖水面保护要求和市政基础设施特定要求,指导性条件包括,建筑体量.风格。风貌.色彩和景观环境要求,第五十七条.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内容以及国家、省有关标准等要求进行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内容进行建设、不得擅自改变用地性质,容积率 绿地率等规划条件、因公共利益确需变更规划条件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前,应当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经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出让后的地块,经批准改变用地性质,容积率等规划条件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规定,重新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并公示 第五十八条.建设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竣工图和竣工测绘报告等资料,申请规划核实,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通过图件核验 现场勘查等方式对建设工程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内容进行核实.经审核、符合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内容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出具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不符合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内容的.不予通过核实并书面告知理由和整改意见,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镇、乡人民政府依照前款规定办理乡村规划区建设项目规划核实,村民自建住宅除外,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六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第五十九条。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应当载明分类建筑用途及相应建筑面积 住宅.商业。办公等建设项目应当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管理用房的位置。面积 房屋产权登记机关应当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核实合格证载明的用途予以登记,未经核实或者经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和规划许可内容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组织竣工验收,房屋产权登记机关不得办理产权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