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监。测6。4 1 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半地下储仓结构工程应系统地进行施工与使用期的监测,并应包括地下水环境监测。斜壁边坡及其加强措施的应力与变形监测,6 4。2.半地下储仓结构工程竣工后。应按设计使用要求和运行条件对监测系统采取保护措施、6、4。3,半地下储仓结构工程应根据监测方案确定的报警指标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6 4.4,对监测所需的局部或临时拆除措施 应及时修复.6.4,5。半地下储仓结构工程应由工程设计单位提出监测要求,有资质的单位编制监测方案。并经业主,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确认后实施。监测方案应包括监测项目,监测目的,监测方法.测点,线。布置.监测项目报警指标 监测状态记录要求及监测信息反馈规定等,6.4、6 监测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组织实施,监测信息应及时总结并按规定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 6,4,7 半地下储仓结构工程的监测项目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 受力和变形要求。支护加强措施的特点及工程与水文地质环境变化特点 按本规范附录B选择确定,6,4.8 斜壁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时,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监测宜采用测斜仪 位移的稳定过程可用收敛计监测,6、4、9.工程设计应根据地层条件.安全等级。使用功能、地区经验和实践经验确定变形和应力观测项目的报警指标 斜壁顶点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比值的报警值不宜大于2、垂直沉降的比值预警值宜为1 5,预应力锚杆 索。的初始预应力报警值不应大于其拉力设计值的10,锚杆锚头位移及被加固结构物的变形报警值宜采用变形速率限值和设计容许值,永久支护结构与临时支撑的应力与变形报警值宜采用设计值。工程渗水 漏水及地下水位与水质变化的报警值应根据对工程影响程度的大小具体确定.当地下水位升高超过设计允许的正常范围时,应采取疏水、降水等措施、6 4。10。工程设计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项目的敏感性确定变形和应力观测的频次与持续时间,变形观测从施工期开始直到变形稳定。且投入使用后不应少于三年。完成后监测单位应向业主和设计单位提供完整的竣工监测报告,其后可加大观测时间间隔至每年一次。监测结果应进入维护管理档案 6,4。11,各类监测项目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专用设计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