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构、造5。3。1。半地下储仓结构配煤栈桥,仓盖结构.返煤地道等,宜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有关规定设置伸缩缝,5.3 2.结构材料宜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材料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作用等级。确定最低强度等级,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和最大水胶比。与煤直接接触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可按.C确定,冻融环境时可按 C确定,2.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 HRBF400。HRBF500级钢筋.也可采用HPB300、HRB335、HRBF335级钢筋 3 钢结构用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应力状态 连接方法、板材厚度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选用合适的钢材牌号和材性 承重结构的钢材不应低于Q235B,5,3,3 返煤地道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浇筑.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5 3 4。返煤地道壁厚不宜小于250mm.迎水面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5.3,5、隔煤板厚度最薄处不应小于200mm,应双向双层配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两层钢筋网片应设梅花形排列的水平拉结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宜为400mm.600mm 5,3 6。配煤栈桥支承结构柱埋入煤堆时、框架柱宜采取防护措施 梁上宜设分煤尖、5 3,7.配煤栈桥支座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位移要求.并应设有防止栈桥跨间结构坠落的措施 5、3,8、返煤地道侧壁顶部支承漏斗壁处宜设暗梁,暗梁宽度不宜小于壁厚,高度不宜小于500mm。暗梁纵向钢筋的总配筋率不宜小于1,2,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5,3。9、返煤地道采用箱型断面时,角部应加腋、腋角垂直长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宜为1.3.加腋处应设置箍筋,最大间距不宜大于250mm.5,3、10,漏斗壁厚度不宜小于200mm,宜配置内外双层钢筋。水平或斜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单面不应小于0,2,受力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5,3、11 钢筋混凝土地道侧壁上开有通风孔或安全出口时。地道侧壁洞口两侧应设置暗柱 洞口上下应设暗梁,并应按下列规定配置附加钢筋,1.洞口每边的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洞口切断的钢筋截面面积的0,6倍,且暗柱和暗梁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1。0,2。暗柱和暗梁纵筋自洞口边伸入侧壁的长度不应小于40d,3,暗柱和暗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4 在洞口四角45.方向的侧壁处应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8mm的附加斜向钢筋 间距不宜大于200mm。斜向钢筋两边伸入斜壁的长度不应小于40d 图5.3.11.图5,3、11,侧壁洞口构造示意5,3 12 地下储仓漏斗的斜向钢筋宜采用分离式配筋,漏斗斜向钢筋伸入到漏斗上口梁内长度不宜小于50d 图5,3.12。图5,3。12.斜壁钢筋锚固长度示意5。3。13。半地下储仓的内表面,应根据储料容重、粒径,硬度、冲击磨损程度等要求.设置相应的耐磨.助滑与防冲击内衬、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半地下储仓中的立壁,可将钢筋保护层加厚20mm.30mm,兼作内衬、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 宜在保护层中加一层防锈钢筋网片,2、半地下储仓中的斜壁,宜采用适应变形能力好的水泥基耐磨材料,3,储仓中磨损严重的仓口部位。宜采用耐磨性能好且易于更换的内衬材料 可选用耐磨钢板。不锈钢板等,4。对储仓中长期直接承受冲击的部位,宜采用防冲击破坏的附加措施、5 水泥基耐磨材料内衬厚度宜为40mm,50mm.内衬中应设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通过连接短筋与仓壁基层拉接。其他内衬做法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50077的有关规定.5、3。14 仓底漏斗分隔梁顶宜设混凝土分煤尖,图5,3.14 图5,3,14,分煤尖护角做法示意1,2.耐磨钢板、3、角钢,4、锚筋5.3 15,配煤栈桥跨间结构和仓盖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1,构件截面宜选用闭口截面,闭口截面端头应焊接封闭。2。采用型钢或钢板闭口组合截面时、应采用连续焊缝焊接封闭、3.主要承重构件不宜采用薄壁构件,与煤直接接触的构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4。构件截面应在构造上避免难于检查,清刷和油漆的位置、以及能积留湿气、瓦斯,煤灰的死角和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