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缆车式泵站8、3。2、缆车式泵站泵车数不应少于2台 主要是考虑移车时可交替进行、不致影响供水.根据已建缆车式泵站的运行经验.每台泵车宜布置1条输水管道。移车时接管比较方便,泵车的供电电缆.或架空线,与输水管道应分别布置在泵车轨道两侧,这是为了防止移车时供电电缆,或架空线.与输水管道互相干扰的缘故。变配电房,绞车房是缆车式泵站的固定设施,两者均应布置在校核洪水位以上.且在同一高程上 这样管理较为方便。绞车房的位置应能将泵车上移到校核洪水位以上、这是为了满足泵车车身防洪的需要.8.3,3.泵车布置要求紧凑合理,便于操作检修,同时要求车架受力均匀。以保证运行安全。已建的缆车式泵站泵车内.机组平面布置大致有三种形式 一是两台机组正反布置.二是两台机组平行布置,三是三台机组呈,品,字形布置,从运行情况看,两台机组正反布置形式较好.其优点是泵车受力均匀.运行时产生振动小,近年来新建的缆车式泵站均采用此种布置形式 因此本规范规定。每台泵车上宜装置水泵2台 机组应交错即正反布置,8、3、4.泵车车型竖向布置宜采用阶梯形,这样可减少三角形纵向车架腹杆高度。增加车体刚度和降低车体重心,有利于车体的整体稳定。8 3.5。根据调查资料 已建缆车式泵站的泵车车架较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动荷载影响下.强度和稳定性不够,车架结构的变形和振动偏大等,从而影响到泵车的正常运行,其中有少部分泵车已不得不进行必要的加固改造.经分析认为,车架结构产生较大变形和振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轨道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致使轨道出现纵向弯曲.车架下弦支点悬空、引起车架杆件内力加剧,造成车架结构的变形,车架承压竖杆和空间刚架的刚度不足而引起变形,平台梁挑出过长结构按自由端处理。在动荷载作用下。振动严重。因此、在设计泵车结构时,除应进行静力,强度,稳定,计算外.还应进行动力计算。验算振幅和共振等.并应对纵向车架杆件按最不利的支承方式进行验算、8、3、6,由于泵车一直是在斜坡道上上。下移动的。如果操作稍有不当 或绞车失灵 或钢丝绳断裂,容易造成下滑事故。因此泵车应设保险装置以保证运行安全。8,3、8。泵车出水管与输水管的连接方式对泵车的运行影响很大。目前已建缆车式泵站的泵车接管大致有三种 柔性橡胶管,曲臂式联络管和活动套管,泵车出水管直径小于400mm时。多采用柔性橡胶管.大于400mm时,多采用曲臂式联络管、而活动套管则很少采用.在水位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尤其适宜采用曲臂式联络管 因此本规范规定、联络管宜采用曲臂式,管径小于400mm时 可采用橡胶管。出水管应沿坡道铺设 对于岸坡式坡道,管道可埋设在地下.宜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对于桥式坡道、管道可架设、应采用钢管.沿出水管应设置若干个接头岔管、供泵车出水管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用,接头岔管的间距和高差、主要取决于水泵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水位涨落幅度和出水管与输水管的连接方式、当采用柔性橡胶管时,接头岔管间的高差可取1 0m 2 0m 当采用曲臂式联络管时.接头岔管间的高差可取2.0m、3,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