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水力机械及采暖通风6 1.水轮发电机组选择6。1,1,水轮机型式.容量和台数的选择应根据水电站枢纽布置、运行水头范围及特点 以及技术特性 经济指标和运行可靠性等方面,结合当前水轮机设计制造技术水平,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6.1.2,应根据运行水头范围及转轮特性.确定水轮机直径 转速。出力,效率和吸出高度等主要目标参数,6、1、3、对于多泥沙河流水电站。应根据过机含沙量和泥沙特性,适当降低水轮机比转速,过流部件宜采用抗磨蚀材料或保护涂层,6 1、4,双喷嘴冲击式机组,转轮公称直径大于1。4m时,宜采用立式布置 6,1。5.转桨式水轮机的最大飞逸转速应按导叶和桨叶协联关系破坏的情况计算、混流式或定桨式水轮机的最大飞逸转速应按电站最大净水头和最大单位飞逸转速确定。冲击式水轮机的最大飞逸转速应按电站最大净水头确定,6.1 6、水轮机安装高程应根据水轮机各种运行工况下必需的吸出高度和相应的尾水位确定 并符合下列规定 1、装机大于2台时。宜满足1台机组在各种水头下最大出力运行时的吸出高度和相应尾水位的要求,2、装机1台,2台时、宜满足1台机组在各种水头下50、最大出力运行时的吸出高度和相应尾水位的要求、3。转桨式水轮机宜根据电站水头、流量。出力和转轮空化系数的实际组合工况进行计算确定、并满足尾水管出口顶部淹没0 5m以上的要求。4 冲击式水轮机的安装高程应根据发电的最高尾水位确定,并满足不小于0、3m的通气高度要求,5,立式水轮机尾水管出口顶缘应低于最低尾水位0。5m。卧式水轮机尾水管出口的淹没水深应大于0 3m、6.1、7,水轮机蜗壳和尾水管宜按制造厂推荐的型式和尺寸设计。肘形尾水管扩散段底板与水平面夹角宜为0,12、立轴式水轮机尾水锥管部分应设置金属里衬,肘管部分也可设置金属里衬、尾水管扩散段内平均流速大于6m s应采用金属里衬 6,1。8 水轮发电机的主要参数 结构型式和总体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电站运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