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地震作用效应计算8,4.1,抗震 类和,类的设备和部件可通过抗震计算或试验或两者结合的方法验证其地震作用效应、对于能动设备和部件可进行试验验证其可运行性。验证试验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8。4。2、当设备和部件可由一个单质点模型或单梁模型等模拟时、可采用等效静力法,但不宜用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设备,采用等效静力法时设备质心上的地震作用可按下式计算.8。4。3。采用反应谱法进行抗震计算时应符合下列规定、8、4,3 1,计算设备和部件的反应谱可采用设计反应谱或设计楼层反应谱。振型组合可按本规范第3 2,4条的规定执行,地震三个分量引起的作用效应的组合可按本规范第3,2,6条的规定执行。8 4、3。2 当设备和部件支承在同一结构或两个以上结构的几个支座上 且各支承点处的运动有很大差别时,应采用各支承点处的反应谱 或楼层反应谱.作多点输入。或者采用各支承点处反应谱。或楼层反应谱,的上限包络线进行计算,并应计入各支承点处相对位移的影响。支承点处的最大位移可从结构动力计算中得到.或者可按下式计算,8,4.3、3、上述各支承点处的位移应按最不利的组合施加到设备和部件的相应节点上 计算由支座相对位移引起的应力。8、4,4.采用时间过程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8.4,4 1,对于线性系统或具有间隙的几何非线性系统可采用振型叠加法.对于非线性系统应采用直接积分法、8 4,4 2,对于具有不同输入运动的多支点设备 可采用时程法进行多点激振计算.8.4.5,液体动力作用效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8、4 5.1。贮液容器.乏燃料贮存水池和其它内部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抗震计算时应计入所受到的动水压力 动水压力应包括脉冲压力和对流压力、可采用刚性壁理论计算、对于薄壁贮液容器计算应计入器壁柔度的影响 并对压应力进行贮液容器壁的失稳校核。对于自由放置的或高径比大的贮液容器.应进行抗滑移。抗倾覆及抗翘离的计算,8,4.5.2,乏燃料贮存格架及其他浸入水中的部件应计入地震时动水压力和阻尼,其作用可通过对部件引入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