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0.1、膨胀土一般为黏性土,就其黏土矿物学来说。黏土矿物的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的表面都富存负电荷,并吸附着极性水分子形成不同厚度的结合水膜、这是所有黏土吸水膨胀的共性,而蒙脱石 Mg Al,2。Si4O10.OH。2、nH2O,是在富镁的微碱性环境中生成的含镁和水的硅铝酸盐矿物。它的比表面积高达810m2,g。约为伊利石的10倍,蒙脱石不但具有结合水膜增厚的膨胀。俗称粒间膨胀 而且具有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等矿物所没有的极为显著的晶格间膨胀 国外的研究表明.蒙脱石的含水量在10、29、5、和59,的d,001,晶面间距分别为11、2,15 1和17.8.当蒙脱石加水到呈胶体时、其晶面间距可达20A左右,而钠蒙脱石在淡水中的晶面间距可达120,体积增大10倍,因此,蒙脱石的含量决定着黏土膨胀潜势的强弱、这与Na2SO4在一定温度下能吸附10个水分子形成Na2SO4.10H2O的盐胀性有着本质的区别.黏土的膨胀不仅与蒙脱石含量关系密切 而且与其表面吸附的可交换阳离子种类有关、钠蒙脱石比钙蒙脱石具有更大的膨胀潜势就是一个例证、20世纪80年代、膨胀土地基设计.课题组以及近期曲永新研究员等人的研究表明。我国膨胀土的分布广。矿物成分复杂多变,土中小于2μm的黏粒含量一般大于30。作为膨胀性矿物的蒙脱石常以混层的形式出现。如伊利石 蒙脱石 高岭石。蒙脱石和绿泥石。蒙脱石等.而混层比。即蒙脱石占混层矿物总数的百分数 的大小决定着膨胀潜势的强弱。所谓综合判定并非多指标判定,而是根据自由膨胀率并综合工程地质特征和房屋开裂破坏形态作多因素判定、膨胀土地区的工程地质特征和房屋开裂破坏形态是地基土长期胀缩往复循环变形的表征。是膨胀土固有的属性.在一般地基上罕见,自由膨胀率是干土颗粒在无结构力影响时的膨胀特性指标。且较为直观。试验方法简单易行、大量试验研究表明.自由膨胀率与土的蒙脱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有较好的相关关系,见图1和图2 图中的试验数据是全国有代表性膨胀土的试验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用土样都是在不同开裂破坏程度房屋的附近取得。其中尚有一般黏土和红黏土,当自由膨胀率小于40,蒙脱石含量小于7 阳离子交换量小于170时 地基的分级变形量小于15mm 低层砌体结构房屋完好或有少量微小裂缝,可判为非膨胀土 当土的自由膨胀率大于90。蒙脱石含量大于22,阳离子交换量大于340时 地基的分级变形量可能大于70mm、房屋会严重开裂破坏.裂缝宽度可达100mm以上。本规范附录A和表A,0.1以及第4,3,3条和第4,3。4条就是根据上述资料制定的,我国幅员辽阔、膨胀土的成因类型和矿物组成复杂。对膨胀土胀缩机理的研究和认识尚处于逐步提高、统一认识的阶段,本规范对膨胀土的判定及其指标的选取着重于建筑工程的工程意义,而非拘泥于土质学和矿物学的理论分析.矿物和化学分析费用高,时间长.一般试验室难于承担、当工程的规模大、功能要求严格且对土的膨胀性能有疑问时。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通过矿物和化学分析进一步验证确认。3,0、2、膨胀土上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是根据下列因素确定的。1。建筑物的建筑规模和使用要求、2,场地工程地质特征 3 诸多环境因素影响下地基产生往复胀缩变形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等。本规范表3 0,2的甲级建筑物中,覆盖面积大的重要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系指规模面积大的生产车间和大型民用公共建筑 如展览馆。体育场馆.火车站。机场候机楼和跑道等,由于占地面积大.膨胀土中的水分变化受、覆盖效应.影响较大,大面积的建筑覆盖 基本上隔绝了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对土中水分变化的影响,在室内外和土中上下温度和湿度梯度的驱动下.水分向建筑物中部区域迁移并集聚而导致结构物的隆起.而在建筑物四周。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结构会产生较大幅度的升降位移,上述中部区域的隆起和四周升降位移是不均匀的,幅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将导致建筑结构产生难于承受的次应力而破坏,再者.大型结构跨度大。结构形式往往是新型的网架或壳体屋盖和组合柱。对基础差异升降位移要求严格且适应能力较差。容易遭到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用水量较大的湿润车间 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造纸。纺织印染车间等大型的储水构筑物须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以防止长时间的跑冒滴漏导致土中水分增加而产生过大的膨胀变形,而烟囱,炉 窑由于长期的高温烘烤会导致基础下部和周围的土体失水收缩 如有一炼焦炉三面环绕的烟道长期经受200 的高温烘烤 引起地基土大量失水。产生了53mm的附加沉降、使总沉降量达到106mm。差异沉降79mm 基础底板出现多条裂缝.长期工作在低温或负温条件下的冷藏、冷冻库房等建筑物.与环境温度差异较大 在温度梯度驱动下.水分向建筑物下的土体转移、引起幅度较大的不均匀膨胀变形、使房屋开裂而影响使用,设计时必须采取保温隔热措施、精密仪器仪表制造和使用车间、测绘用房以及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的化工厂.核电站等的生产装置和管道等设施,或鉴于生产工艺和使用精度需要 或因为安全防护。对建筑地基的总变形和差异变形要求极为严格。地基基础设计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位于坡地上的房屋、其临坡面的墙体变形与平坦场地有很大差异 由于坡地临空面大、土中水分的变化对大气降水和蒸发的影响敏感,房屋平均变形和差异变形的幅度大于平坦场地、地基的变形特点除有竖向位移外、还兼有较大的水平位移.当土中水分变化较大时,这种水平位移是不可逆的.因此 坡地上房屋开裂破坏程度比平坦场地严重,将建于坡地上的重要建筑物.如纪念性建筑。高档民用房屋等,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列为甲级.胀缩等级为,级的地基 其低层房屋的变形量可能大于70mm.设计的技术难度和处理费用较高,有时需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必要时还需要在加强上部结构刚度的同时采用桩基础、膨胀土地区的挡土结构,当高度不大于3m时.只要符合本规范第5.4,3条的构造要求.一般都是安全的,这是总结建筑经验的结果.对于高度大于3m的挡土结构 在设计计算时要考虑土中裂隙发育程度和土体遇水膨胀后抗剪强度的降低,并考虑水平膨胀力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参数和滑裂面选取以及水平膨胀力取值等方面的技术难度高.需进行专门研究.对于膨胀土地区深基坑的支护设计,存在同样的问题需要认真应对,本规范表3。0.2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由于场地平坦、地基条件简单均匀。且地基土的胀缩等级为,级。其最大变形幅度一般小于35mm 只要采取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就能保证其安全和正常使用 建筑物规模和结构形式繁多。影响膨胀土地基变形的因素复杂,技术难度高 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和地基的具体情况确定其设计等级 本规范表3,0.2中未包含的内容。应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中有关的规定执行。3。0,3.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胀缩变形和压缩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本条规定了膨胀土地基的设计原则,1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和其他地基一样必须满足承载力的要求。这是保证建筑物稳定的基本要求,2、膨胀土上的建筑物遭受开裂破坏多为砌体结构的低层房屋、四层以上的建筑物很少有危害产生 低层砌体结构的房屋一般整体刚度和强度较差、基础埋深较浅,土中水分变化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长期往复的不均匀胀缩变形使结构遭受正反两个方向的挠曲变形作用,即使在较小的位移幅度下,也常可导致建筑物的破坏、且难于修复。因此,膨胀土地基的设计必须按变形计算控制。严格控制地基的变形量不超过建筑物地基允许的变形值。这对下列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尤为重要.1。建筑规模大的建筑物,2,使用要求严格的建筑物、3、建筑场地为坡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建筑物、对于高重建筑物作用于地基主要受力层中的压力大于土的膨胀力时 地基变形主要受土的压缩变形和可能的失水收缩变形控制,应对其压缩变形和收缩变形进行设计计算、3,对于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 当其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差异不大。且采取有效的预防胀缩措施时 可不做变形验算.4,建造于斜坡及其邻近的建筑物和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以及挡土结构的失稳是灾难性的。建筑地基和挡土结构的失稳。一方面是由于荷载过大,土中应力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引起的。必须通过设计计算予以保证,另一方面。土中水的作用是主要的外因.所谓.十滑九水.对于膨胀土地基来说更为贴切 水不但导致土体膨胀而使其抗剪强度降低。同时也产生附加的水平膨胀力.设计时应考虑其影响,并采取防水保湿措施、保持土中水分的相对平衡、3 0、6,本条规定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应进行长期的升降和水平位移观测,其目的是为建筑物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地区的膨胀土研究积累经验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