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 地基计算,基础埋置深度5,2。1、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应综合下列条件确定 1,场地类型,2,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3。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4。建筑物的结构类型 5,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6。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形式和构造,7、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8、地下水位的影响、9、地基稳定性。5,2,2。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应小于1m,5,2,3、平坦场地上的多层建筑物 以基础埋深为主要防治措施时、基础最小埋深不应小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对于坡地,可按本规范第5.2 4条确定。建筑物对变形有特殊要求时 应通过地基胀缩变形计算确定,必要时.尚应采取其他措施、5,2,4,当坡地坡角为5、14。基础外边缘至坡肩的水平距离为5m 10m时 基础埋深、图5。2 4、可按下式确定.d,0 45da、10、lp tanβ,0 30.5。2.4,式中,d。基础埋置深度.m,da.大气影响深度。m,β,设计斜坡坡角,lp。基础外边缘至坡肩的水平距离,m,图5.2、4。坡地上基础埋深计算示意,承载力计算5。2。5,基础底面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压力应符合下式要求。pk、fa,5 2,5。1 式中,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 kPa.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基础底面压力除应符合式,5 2、5,1。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式要求.pkmax,1 2fa、5 2.5。2 式中,pkmax、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 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 kPa、5 2、6,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计算,fa。fak γm。d.1.0,5,2.6,式中,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按本规范第4,3、7条的规定确定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变形计算5。2.7 膨胀土地基变形量 可按下列变形特征分别计算、1、场地天然地表下1m处土的含水量等于或接近最小值或地面有覆盖且无蒸发可能,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间 经常有水浸湿的地基,可按膨胀变形量计算.2 场地天然地表下1m处土的含水量大于1 2倍塑限含水量或直接受高温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缩变形量计算。3 其他情况下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5,2,8 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应按下式计算,5,2,8,式中.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mm,计算膨胀变形量的经验系数 宜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无可依据经验时.三层及三层以下建筑物可采用0,6,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在平均自重压力与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附加压力之和作用下的膨胀率,用小数计,由室内试验确定 第i层土的计算厚度 mm,基础底面至计深度内所划分的土层数。膨胀变形计算深度zen 图5,2 8,应根据大气影响深度确定。有浸水可能时可按浸水影响深度确定,图5 2.8.地基土的膨胀变形计算示意1。自重压力曲线.2。附加压力曲线5.2,9、地基土的收缩变形量应按下式计算,5,2、9、式中.Ss。地基土的收缩变形量、mm。计算收缩变形量的经验系数、宜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无可依据经验时。三层及三层以下建筑物可采用0。8.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收缩系数,由室内试验确定,地基土收缩过程中.第i层土可能发生的含水量变化平均值,以小数表示.按本规范式,5.2、10,1 计算 基础底面至计算深度内所划分的土层数,收缩变形计算深度zsn,图5,2.9,应根据大气影响深度确定,当有热源影响时,可按热源影响深度确定 在计算深度内有稳定地下水位时、可计算至水位以上3m。图5 2,9。地基土收缩变形计算含水量变化示意5。2 10,收缩变形计算深度内各土层的含水量变化值。图,5,2 9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地表下4m深度内存在不透水基岩时,可假定含水量变化值为常数,图5,2、9。b、5,2、10,1,5,2、10,2,式中,第i层土的含水量变化值,以小数表示。地表下1m处土的含水量变化值,以小数表示,地表下1m处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以小数表示,土的湿度系数,在自然气候影响下.地表下1m处土层含水量可能达到的最小值与其塑限之比,5。2。11.土的湿度系数应根据当地10年以上土的含水量变化确定,无资料时,可根据当地有关气象资料按下式计算.5 2,11,式中.当地9月至次年2月的月份蒸发力之和与全年蒸发力之比值、月平均气温小于0,的月份不统计在内.我国部分地区蒸发力及降水量的参考值可按本规范附录H取值,c,全年中干燥度大于1,0且月平均气温大于0.月份的蒸发力与降水量差值之总和 mm,干燥度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值.5.2,12 大气影响深度应由各气候区土的深层变形观测或含水量观测及地温观测资料确定,无资料时 可按表5,2 12采用、表5、2.12,大气影响深度 m.5、2,13,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可按本规范表5。2,12中的大气影响深度值乘以0.45采用,5,2、14、地基土的胀缩变形量应按下式计算、5,2.14、式中。地基土的胀缩变形量、mm、计算胀缩变形量的经验系数.宜根据当地经验确定,无可依据经验时 三层及三层以下可取0、7、5。2,15。膨胀土地基变形量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膨胀变形量应取基础的最大膨胀上升量。2,收缩变形量应取基础的最大收缩下沉量。3 胀缩变形量应取基础的最大胀缩变形量.4 变形差应取相邻两基础的变形量之差,5,局部倾斜应取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墙6m。10m内基础两点的变形量之差与其距离的比值。5,2.16,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地基变形允许值应符合表5,2、16的规定、表5,2,16中未包括的建筑物,其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根据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及功能要求确定,表5、2、16,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注 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稳定性计算5,2,17。位于坡地场地上的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算。1,土质较均匀时。可按圆弧滑动法验算.2 土层较薄.土层与岩层间存在软弱层时、应取软弱层面为滑动面进行验算、3。层状构造的膨胀土,层面与坡面斜交.且交角小于45,时、应验算层面的稳定性 5,2,18。地基稳定性安全系数可取1,2,验算时、应计算建筑物和堆料的荷载.水平膨胀力、并应根据试验数据或当地经验计及削坡卸荷应力释放,土体吸水膨胀后强度衰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