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屋顶及建筑一体化10.3。1。与光伏发电系统相结合的建筑,应依据建设地点的地理,气候条件。建筑功能.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规划设计,并确定建筑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规划应满足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和安装的技术要求,10.3、2.建筑设计应为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等提供条件,在安装光伏组件的部位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在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光伏发电系统的位置、应设置防触电警示标识。10。3.3、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 墙面或建筑其他部位时、不应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 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10、3、4 合理规划光伏组件的安装位置.建筑物及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景观与绿化种植不应对投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造成遮挡.10 3 5,光伏发电系统各组成部分在建筑中的位置应满足其所在部位的建筑防水、排水和保温隔热等要求,同时便于系统的维护.检修和更新、10。3。6,直接以光伏组件构成建筑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除应与建筑整体有机结合、与建筑周围环境相协调外、还应满足所在部位的结构安全和建筑围护功能的要求 10,3,7,光伏组件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10、3 8,建筑一体化光伏组件的构造及安装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10。3,9、多雪地区建筑屋面安装光伏组件时,宜设置人工融雪,清雪的安全通道,10 3,10。在屋面防水层上安装光伏组件时.若防水层上没有保护层。其支架基座下部应增设附加防水层,光伏组件的引线穿过屋面处应预埋防水套管.并作防水密封处理。防水套管应在屋面防水层施工前埋设完毕,10。3 11。光伏玻璃幕墙的结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的规定,并应满足建筑室内对视线和透光性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