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3,屋顶及建筑一体化10、3 1,根据我国的地理条件.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体朝南可为光伏发电系统接收更多的太阳能创造条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的建筑,建筑间距需满足所在地区日照间距要求.且不能因布置光伏发电系统而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10 3、2 一般情况下。建筑的设计寿命是光伏发电系统寿命的2倍.3倍、光伏组件及系统其他部件在构造。型式上需利于在建筑围护结构上安装、便于维护、修理.局部更换,为此 建筑设计需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日常维护.尤其是光伏组件的安装。维护,日常保养、更换提供必要的安全便利条件。当光伏发电系统从交流侧断开后。直流侧的设备仍有可能带电 因此,光伏发电系统直流侧应设置触电警示和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10。3 3 安装在建筑屋面,阳台,墙面、窗面或其他部位的光伏组件、应满足该部位的承载 保温。隔热。防水及防护要求 并应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持与建筑和谐统一的外观,10、3.4,当对投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造成遮挡时,会减少发电量,影响组件的正常使用。因此,在进行建筑周围的景观设计和绿化种植时 要避免对投射到光伏组件上的阳光造成遮挡 从而保证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10。3 7、建筑主体结构在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的变形缝两侧会发生相对位移。光伏组件跨越变形缝时容易遭到破坏,造成漏电 脱落等危险,所以光伏组件不应跨越主体结构的变形缝。或应采用与主体建筑的变形缝相适应的构造措施。10、3、8,光伏组件温度升高、特别是高于85.时会严重影响发电量 因此.安装光伏组件时 应采取必要的通风降温措施以抑制其表面温度升高,10,3.11,光伏幕墙的性能应与所安装普通幕墙具备同等的强度.以及具有同等保温.隔热 防水等性能,保证幕墙的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