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光伏支架6,8,1,光伏支架应结合工程实际选用材料、设计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保证支架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满足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并符合抗震.抗风和防腐等要求,6。8。2,光伏支架材料宜采用钢材。材质的选用和支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的规定,6 8 3.支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构和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强度、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结构和构件的变形。6,8,4、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构件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验算。γoS R.6,8。4 式中 γo.重要性系数、光伏支架的设计使用年限宜为25年.安全等级为三级,重要性系数不小于0,95.在抗震设计中。不考虑重要性系数、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在抗震设计时 应除以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γRE按现行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的规定取值 6,8.5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结构构件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验算,S.C,6,8。5、式中,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C,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所规定的变形限值、6 8 6.在抗震设防地区 支架应进行抗震验算 6,8,7 支架的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风荷载,雪荷载和温度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中25年一遇的荷载数值取值,地面和楼顶支架风荷载的体型系数取1。3、建筑物立面安装的支架风荷载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的要求.2,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S,γGSGK.γw ΨwSwK.γsΨsSsK.γtΨtStK,6,8 7.1.式中、S.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SGK,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SwK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SsK。雪荷载效应标准值,StK.温度作用标准值效应,γw γs、γt,风荷载,雪荷载和温度作用的分项系数、取1.4,Ψw。Ψs,Ψt.风荷载.雪荷载和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3,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位移计算采用的各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承载力计算时。无地震作用荷载组合值系数应符合表6.8,7,1的规定,表6、8 7。1,无地震作用组合荷载组合值系数注,表中、号表示组合中不考虑该项荷载或作用效应.4、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S γGSGK γEhSEhK,γwΨwSwK γtΨtStK 6,8.7.2,式中.S,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γEh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SEhK,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效应.Ψw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6、Ψt、温度作用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2,5,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位移计算采用的各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承载力计算时,有地震作用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符合表6、8,7.2的规定 表6.8.7.2,有地震作用组合荷载分项系数注。1.γG,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承载力有利时、应取1 0,2 表中.号表示组合中不考虑该项荷载或作用效应,6,支架设计时 应对施工检修荷载进行验算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检修荷载宜取1kN,也可按实际荷载取用并作用于支架最不利位置。2、进行支架构件承载力验算时,荷载组合应取永久荷载和施工检修荷载,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 2、施工或检修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 4,3 进行支架构件位移验算时,荷载组合应取永久荷载和施工检修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6 8,8,钢支架及构件的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荷载取标准值或在地震作用下。支架的柱顶位移不应大于柱高的1、60.2,受弯构件的挠度容许值不应超过表6,8 8的规定.表6,8、8.受弯构件的挠度容许值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臂梁,L为悬伸长度的2倍.6 8 9。钢支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于次梁的板厚不宜小于1,5mm.用于主梁和柱的板厚不宜小于2.5mm。当有可靠依据时板厚可取2mm.2,受压和受拉构件的长细比限值应符合表6.8.9的规定,表6 8、9,受压和受拉构件的长细比限值注、对承受静荷载的结构,可仅计算受拉构件在竖向平面内的长细比。6.8。10 支架的防腐应符合下列要求,1、支架在构造上应便于检查和清刷,2 钢支架防腐宜采用热镀浸锌、镀锌层平均厚度不应小于55μm,3。当铝合金材料与除不锈钢以外的其他金属材料或与酸。碱性的非金属材料接触、紧固时、宜采取隔离措施.4、铝合金支架应进行表面防腐处理,可采用阳极氧化处理措施.阳极氧化膜的最小厚度应符合表6,8。10的规定、表6 8.10,氧化膜的最小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