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数字化成图6。5.1,空中三角测量应使用数字化摄影测量系统 6,5,2 空三加密前应取得下列资料并进行检查分析,1,航摄仪技术数据表及鉴定表。2、航摄技术及质量检查报告,3.底片扫描片、4 像片索引图.5。航测外控提供的成果资料.6。地形图资料及测区有关的控制成果资料。6、5,3。空三加密中每张像片内业加密点的位置应按图6、5、3所示布设,每个位置宜有2个以上加密点、且上.下排点应成对出现。上,下排点的数量应均匀.点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密点应选在本片和邻片的影像清晰,明显、并易于量测的目标点上.不应选在阴影和变形过大的地方.2,点位应位于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上,左。右偏离不应大于1 5cm。上。下两点离方位线的距离宜相等 点位偏离标准位置不宜大于1cm,点与点之间的高差不宜大于15m.3,当旁向重叠过小时。应在两航线上分别选点,但其两点室重叠中线的距离之和不应大于2cm,当旁向重叠过大,且所选加密点至方位线的距离小于2cm时 则相邻两条航线应分别选点并互相量测 4,加密点应选在像片控制点连线附近,超出控制连线的垂距不应大于1cm 6,5,4。空三加密的内定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解析框标定向进行像片定向,2、应对自动内定向的成果进行人工检查.3.框标内定向坐标残差中误差不应大于0,015mm.6,5 5。空三加密的相对定向残余上下视差和模型连接较差应符合表6,5。5的规定。6,5,6.空三加密的绝对定向各项限差要求应符合表6,5,6的规定.6,5 7.当空三加密各项限差超限时,应利用各种资料,并根据各类误差产生的规律及超限误差的大小和方向,对相对定向和绝对定向的计算成果进行分析、并应进行处理,6,5 8 加密点的中误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M控 控制点中误差,m.M公.公共点中误差,m、多余野外控制点的不符值。m、d,相邻航线公共点的较差 m。n 评定精度的点数 6。5、9 空三加密的输出成果应包括下列内容,1.加密点的坐标及其高程、2,立体像对模型参数 便于后工序快速重建模型,3 选加保密检查点。其加密成果形成独立数据文件 作为质量检查使用.6.5 10 数字化测图应采用空三加密成果,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下应生成各像对的立体模型.测区正射影像图及数字高程模型等 构建三维可视化的立体作业平台应满足数字化测图要求,构建的像对立体模型精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 5。4条、第6.5 6条的规定。6。5,11 数字化测图宜采用装有X,Y手轮与Z脚盘输入装置或三维鼠标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6。5.12。数字化测图工作应包括地物量测、编辑和文字注记等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数字化测图应按实地位置进行测绘,遇有位置相重叠的要素应按优先原则采集。相距很近的要素也应按真实位置测绘,采集时不应偏移。一个应 让,另一个。2.对于有向线或有向点、数据采集时应注意其数字化的方向与顺序。3。对等高线、河流湖泊水涯线等应采用.流,方式跟踪的线状要素。应恰当地选择记录参数、4 对铁路 公路,围墙,人工堤等不依比例尺的双线要素数字化测图时,应沿其中心线采集。5,数据采集时应处理好点 线 面状要素的相互关系 对房屋 湖泊 水库等面状要素应封闭,必要时应加辅助线,对铁路、单线河等线状要素应连续 必要时应加辅助线。线状要素相交,应采用。抓取、方法 并应避免悬挂现象等、6,5。13。测绘等高线时应用测标切准模型描绘。在等倾斜地段,相邻两计曲线间距离在图上小于5mm时,可只测绘计曲线、首曲线可插绘,有植被覆盖的地表.当只能沿植被表面描绘时.应加植被高度改正 在树林密集隐蔽地区、应依据野外高程点和立体模型进行测绘。6 5 14。注记高程点时 应在立体下测注,密度宜为图上每格、100cm2。15个。6 5.15,编辑地形图。各地物要素之间关系应合理正确。注记应规范.配置符号应正确规整,可按国家现行标准,1。500,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15967或 1 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CH,T。1006的有关规定执行 6.5。16 数字化地形图成图后应重点进行点状地物,植被密集区等航测困难地区的检查测量工作,所检查地物,地形点的平面和高程较差应符合表6,5,16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