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资料搜集与工程地质测绘4,2 1、堆积坝勘察前应全面搜集 整理和分析与该堆积坝有关的资料.搜集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尾矿的原矿类别,选矿方法与工艺.尾矿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尾矿的颗粒组成等.2 初期坝的结构形式,反滤和排渗设施的设置及其运行情况,3、尾矿库的设计参数及使用后尾矿排放堆积方式。逐年堆积高度和运行情况。沉积滩的分布及其变化情况、4,堆积坝及其附近其他构筑物分布情况.5,堆积坝所在地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和地震地质资料 水文气象资料,前期勘察资料、6.堆积坝的变形 浸润线。排渗及溢流等方面的监测设施设置情况及观测数据.堆积坝渗漏情况及邻近区域的环境质量。7 类似堆积坝的工程经验资料,4、2。2、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范围应包括堆积坝及其有关的外围 测绘的比例尺和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坝区及复杂地段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采用1.500、1 2000.有关的外围地段的比例尺宜为1、2000,1.5000、2,对堆积坝有重大影响的坝的变形,裂缝。渗漏.流土.管涌等现象及滑坡 断层,软弱夹层 洞穴等地质单元体。可扩大比例尺表示、3,地质界线和地质观测点测绘精度在相应比例尺图上的误差不应超过3mm、4。2 3 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密度和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质观测点宜按网状布置,对堆积坝有重大影响的地质单元体的点和边界应设地质观测点。2,地质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确定、在图上的间距宜为20mm、50mm、3、地质观测点应采用测量仪器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