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法律援助申请和审查、第十五条、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法律援助申请书,二.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明。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相关单位出具的能够证明申请人经济困难的材料,四,与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有关的其他材料 第十六条.申请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无需提交经济困难证明,但是应当提供相应证件或者证明材料,一。义务兵,供给制学员及军属,二,执行作战。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军人及军属.三 烈士,因公牺牲或者病故军人,警察的遗属.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依法主张民事权益的.五,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请求支付劳动报酬或者工伤赔偿的 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七,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 残疾人以及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八 社会福利机构供养的孤儿、弃婴,九。请求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十 获得司法救助的、十一,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七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和其他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可以代为申请法律援助,代理人代为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或者授权委托书,第十八条,申请法律援助事项属于诉讼案件的.申请人应当向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级司法行政部门所属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属于其他事项的,申请人应当向承办机关所在地或者义务人住所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第十九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通过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或者所在的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转交申请。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监狱以及强制隔离戒毒所应当在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二十四小时内转交或者告知法律援助机构,并于三日内通知申请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委托代理人协助向法律援助机构提供有关证件。证明等材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无法通知的,应当及时告知法律援助机构.第二十条.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形作出处理 一。对申请材料齐全、权利主张合法 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在三日内作出给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涉及疑难事项需要调查核实的.在七日内作出是否提供法律援助的决定,二.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 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充或者说明.申请人补充材料的时间不计入审查时限.申请人不按照要求补充材料的,视为撤销申请,需要查证相关资料的。由法律援助机构负责查证.三 不符合法律援助情形的。在五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二十一条.申请人对法律援助机构作出的不予法律援助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书之日起五日内向主管该法律援助机构的司法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司法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第二十二条.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法律援助人员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法律援助案件结案后无新的事实、证据的,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法律援助。申请人撤回申请后不得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法律援助,但是发现新的事实,证据或者能够证明撤回申请违背申请人真实意愿的除外.第二十三条 法律援助机构工作人员在受理和审查法律援助申请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一,是申请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与申请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三 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回避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