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交通事故处理,第四十六条,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公安 交通.安监。卫生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实施紧急救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 事故发生地市,县 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人应当到现场指挥救援。组织善后处理工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道路主管部门和经营管理单位以及急救医疗机构等,应当共同制定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车辆和必要的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急救医疗中心、站、等单位接到救援交通事故伤员的请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知后.应当及时派出急救车辆和人员、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对需要急救的交通事故伤员。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推诿.拒绝,医疗机构因医务人员.技术或者设备不足无法正常实施救护的。应当派出医护人员护送到有救护条件的医院抢救,救治费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第四十七条,发现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过往车辆驾乘人员。行人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主动协助当事人实施救援.并及时报告急救医疗单位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第四十八条。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随车人.单位负责人,车辆所有人或者经营管理人知情的,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调查交通事故逃逸的需要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查阅或者复制道路收费站.渡口以及其他有关单位记载过往车辆信息的资料、有关单位应当及时无偿提供,第四十九条 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或者在道路上散落物品。妨碍其他车辆正常通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及时清除障碍,当事人无法及时清除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知清障单位予以清除 清障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到达现场清障,清障费用由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驾驶人支付.第五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当事人不撤离现场的 交通警察应当记录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当事人姓名、机动车驾驶证号,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保险凭证号 交通事故形态。碰撞部位等.由当事人签名后.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恢复交通,对拒不撤离现场的。予以强制撤离 并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制作事故认定书 第五十一条。发生交通事故的机动车驾驶人不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接受酒精.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检测的,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第五十二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未参加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机动车方按照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予以赔偿。对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 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按照以下规定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1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减轻百分之九十以上。2,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减轻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3。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同等责任的,减轻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4、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负事故次要责任的.减轻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直接向保险公司报告的、保险公司应当依法理赔.一.当事人依法自行协商处理的交通事故、二,仅造成自身车辆损失的单方交通事故。三、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