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不属于财政拨款支持范围或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营利组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国家机关和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伤政策执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依照本条例规定执行,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城乡劳动者,但用人单位聘用的离退休人员除外。第三条,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将本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名单。缴费工资.工伤保险费缴纳,工伤事故等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接受职工监督,第四条.工伤保险基金在省辖市实行全市统筹,中央驻豫单位和省属驻郑单位以及跨地区 生产流动性较大的特殊行业,实行省直接统筹,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特殊行业的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工伤保险业务经办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努力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者得到康复和从事适合身体状况的劳动,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