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森林,林木的保护,培育,利用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管理活动。适用本法.第三条、保护.培育、利用森林资源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四条、国家实行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完成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和森林防火.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公开考核结果,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需要,建立林长制.第五条、国家采取财政 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措施。支持森林资源保护发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森林生态保护修复的投入,促进林业发展。第六条 国家以培育稳定。健康。优质 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实行分类经营管理,突出主导功能.发挥多种功能,实现森林资源永续利用,第七条 国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加大公益林保护支持力度 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 指导受益地区和森林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等方式进行生态效益补偿,第八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规定。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森林保护和林业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第九条,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林业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林业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可以确定相关机构或者设置专职,兼职人员承担林业相关工作、第十条,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 第十一条.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林业科学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林业技术 提高林业科学技术水平 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新闻媒体、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志愿者等开展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活动.教育行政部门 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森林资源保护教育.第十三条。对在造林绿化,森林保护。森林经营管理以及林业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