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行为.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 有效和质量可控。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器械注册.备案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医疗器械注册是指医疗器械注册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提出医疗器械注册申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基于科学认知。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等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活动、医疗器械备案是指医疗器械备案人、以下简称备案人,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提交的备案资料存档备查的活动 第四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工作体系和制度,依法组织境内第三类和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审评审批 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对地方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第五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局器械审评中心,负责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申请以及境内第三类和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变更注册申请,延续注册申请等的技术审评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局审核查验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等其他专业技术机构.依职责承担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所需的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分类界定、检验,核查、监测与评价、制证送达以及相应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等相关工作、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以下医疗器械注册相关管理工作 一 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审批、二 境内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核查,三,依法组织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以及临床试验的监督管理.四.对设区的市级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的监督指导 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指定的医疗器械专业技术机构.承担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所需的技术审评、检验,核查。监测与评价等工作,设区的市级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负责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管理工作。第七条,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遵循依法,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八条。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境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 备案人向设区的市级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境内第二类医疗器械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备案人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备案资料。进口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九条 医疗器械注册人 备案人应当加强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对研制 生产 经营。使用全过程中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性 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依法承担责任。第十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临床急需医疗器械实行优先审批.对创新医疗器械实行特别审批.鼓励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创新.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第十一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建立健全医疗器械标准、技术指导原则等体系.规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和质量管理体系核查、指导和服务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申请.第十二条.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及时公开医疗器械注册.备案相关信息,申请人可以查询审批进度和结果.公众可以查阅审批结果。未经申请人同意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参与评审的专家等人员不得披露申请人或者备案人提交的商业秘密、未披露信息或者保密商务信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涉及国家安全。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