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公司治理第七条,公众公司应当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应当符合,公司法,和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第八条、公众公司应当建立兼顾公司特点和公司治理机制基本要求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明晰职责和议事规则。第九条 公众公司的治理结构应当确保所有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充分行使法律 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股东对法律 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重大事项.享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公众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投资者关系管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十条,公众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召集、提案审议。通知时间 召开程序,授权委托,表决和决议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记录应当完整并安全保存.股东大会的提案审议应当符合规定程序,保障股东的知情权 参与权、质询权和表决权,董事会应当在职权范围和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对审议事项作出决议,不得代替股东大会对超出董事会职权范围和授权范围的事项进行决议,第十一条 公众公司董事会应当对公司的治理机制是否给所有的股东提供合适的保护和平等权利等情况进行充分讨论 评估.第十二条,公众公司应当强化内部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会计核算体系 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制度,确保公司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及行为合法合规,第十三条 公众公司进行关联交易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保证交易公平,公允,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根据法律 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和公司章程,履行相应的审议程序,关联交易不得损害公众公司利益。第十四条 公众公司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股东及其关联方以各种形式占用或者转移公司的资金。资产及其他资源。公众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实施侵占公司资产,利益输送等损害公众公司利益的行为 未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或授权,公众公司不得对外提供担保,第十五条、公众公司实施并购重组行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和公司章程.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并聘请证券公司和相关证券服务机构出具专业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并购重组损害公众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十六条、进行公众公司收购,收购人或者其实际控制人应当具有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和良好的诚信记录。收购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从被收购公司获得财务资助。不得利用收购活动损害被收购公司及其股东的合法权益,在公众公司收购中、收购人应该承诺所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在收购完成后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第十七条.公众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重组的相关资产应当权属清晰,定价公允 重组后的公众公司治理机制健全,不得损害公众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第十八条、公众公司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同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公司章程中约定建立表决权回避制度,第十九条 公众公司应当在公司章程中约定纠纷解决机制、股东有权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通过仲裁 民事诉讼或者其他法律手段保护其合法权益、第二十条.股票公开转让的科技创新公司存在特别表决权股份的.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规定以下事项 一、特别表决权股份的持有人资格.二.特别表决权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与普通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的比例安排.三,持有人所持特别表决权股份能够参与表决的股东大会事项范围 四.特别表决权股份锁定安排及转让限制 五。特别表决权股份与普通股份的转换情形,六 其他事项 全国股转系统应对存在特别表决权股份的公司表决权差异的设置.存续,调整,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等事项制定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