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F。放水试验技术要求F。0 1、放水试验前应编制放水试验设计。设计中应确定试验方法、各次降深值,放水延续时间和放水量.放水量应与矿坑最大排水能力相适应.应能使矿区范围观测孔产生水位降深达到矿山开采设计水位降深的20.以上,放水试验设计应由专业防治水单位承担。并应由矿山防治水负责人组织审查批准,F、0,2、放水试验工程应包括放水巷。放水硐室 放水钻孔。观测孔,排水系统、水位.水量监测系统等、F,0.3,放水试验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应固定人员,检验校正观测仪器和工具,检查排水设备能力,排水线路和供电设施,F,0,4、放水方式可分为井下水平或丛状放水孔放水 地面直通式放水孔放水及井下巷道底板垂直放水孔放水,放水钻孔泄水点群位置应集中 放水孔终孔口径不宜小于91mm 放水孔应装设带有闸阀及压力表的孔口管,当含水层水压高及水量大。可能影响人身安全时。放水孔施工过程中应加装防喷减压装置。F、0,5,采用井下水平或丛状放水孔放水时。其放水硐室距含水层的安全距离应根据隔水层的稳定性 水压大小、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界线控制的准确程度确定。隔水层稳定 岩层坚固.含,隔,水层界线位置较准确时、可根据水压大小采用15m,30m的安全距离.隔水层不稳定,含 隔。水层界线位置不准确时、应根据含、隔 水层界线可能变动的范围,加大其安全距离.F。0 6 放水前。应在同一时间对地表 井下观测孔和出水点的水位 水压 涌水量。水温和水质进行1次统测 F 0,7.放水试验延续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当涌水量.水位难以稳定时、试验延续时间不宜少于10d。15d.观测时间间隔应满足非稳定流计算的需要。放水工程中心区域的水位或水压应与涌水量同步观测 F。0,8 观测数据应在观测当日登入台账 并应绘制涌水量.水位历时曲线,F,0.9,放水试验结束后、应在2周内进行资料整理。并应提交放水试验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