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勘探程度要求3,2,1 勘探应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位置.应详细查明矿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区域地下水对矿区的补给关系。以及主要进水通道及其渗透性.3,2,2、勘探应详细查明矿区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含水层的富水性,矿床顶底板隔水层的稳定性,应着重查明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水位.水质、水温 动态变化以及地下水径流场的基本特征 确定矿区水文地质边界及其特征。3,2。3。勘探应详细查明对矿坑充水有影响的构造破碎带的位置,规模 性质,产状,充填与胶结程度。风化及溶蚀特征.富水性和导水性及其变化,沟通各含水层以及地表水的程度 应分析构造破碎带可能引起突水的地段 应提出矿山开采防治水的建议.3,2 4,勘探应详细查明对矿床开采有影响的地表水的汇水面积 分布范围 水位,流量.流速及其动态变化,历史上出现的最高洪水位,洪峰流量及淹没范围 应详细查明地表水对矿坑充水的方式.地段,应分析论证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并应提出地表水防治的建议,3。2。5.矿层与含 隔,水层多层相间的矿床、应详细查明开采矿层顶、底板主要充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隔水层的岩性 厚度。稳定性和隔水性。断裂发育程度、导水性以及沟通各含水层的情况 应分析采矿对隔水层的可能破坏情况。当深部有强含水层时,应查明主要充水含水层从底部获得补给的途径和部位。3,2,6.被富水性中等或强的孔隙含水层覆盖的矿床。应详细查明上覆孔隙含水层的厚度、富水性 渗透性。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和地下水的补给条件与运动规律、以及渗流场分布.应评价水体下开采安全性和矿床开采对上覆盖孔隙含水层的影响、3.2。7,有老窿分布的矿床 应调查老窿区的分布范围。深度.积水和塌陷情况,并应圈出老窿区范围.应估算老窿积水量 并应提出开采中对老窿水防治的建议,3 2,8,存在热水,有害气体的矿床。应基本查明热水和气的分布 压力。温度.梯度、流量。应大致查明热水,气的来源及其控制因素。有害气体成分及其浓度.地热盖层的厚度 以及热异常区的范围,温度及热水,气对矿床开采的影响,3 2.9,冻土地区矿床 应详细查明冻土的类型,分布 厚度。层上水 层间水.层下水的空间分布、富水性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3,2、10。各类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下列问题。1。孔隙充水矿床 应查明含水层的成因类型。分布,厚度。含水介质的岩性,结构,粒度 磨圆度、分选性、胶结物 胶结程度,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及其变化,应查明流砂层的分布和特征.应查明含,隔.水层的组合关系、各含水层之间,含水层与弱透水层以及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应评价流砂层的疏干条件及降水和地表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2、裂隙充水矿床。应查明裂隙含水层的裂隙性质.规模,发育程度 分布规律,充填情况及其富水性.透水性。应查明岩石风化带的深度和风化程度。应查明构造破碎带的性质.形态,规模及其与各含水层和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应查明裂隙含水层与其相对隔水层的组合特征、3 岩溶充水矿床、应查明岩溶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关系,岩溶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充填深度和程度,以及岩溶含水层富水性 透水性及其变化.应查明地下水主要径流带的分布,不同亚类岩溶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下列问题。1,以溶隙.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应查明上覆松散层的岩性.结构 厚度.或上覆岩石风化层的颗粒组分,厚度。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应分析在疏干排水条件下产生突水 突泥。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塌陷的程度与分布范围以及对矿井充水的影响.对层状发育的岩溶充水矿床、还应查明相对隔水层和弱含水层的厚度及分布 2,以地下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应查明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的位置及其与地下河之间的联系,应查明地下河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关系 地下河水的补给来源,补给范围 补给量,补给方式及其与地表水的转化关系 地下河出,入口处的高程。流量及其变化.应查明地下河水系与矿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矿床开采的影响,3.2,11,不同充水方式的矿床应着重查明下列问题,1,直接充水的矿床,应查明直接充水含水层的富水性,渗透性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边界.补给途径和地段 以及充水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地表水 导水断裂的关系,当顶板充水含水层裸露时,还应查明地表汇水面积及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强度,应对底板含水层的承压性进行调查,2,间接充水的矿床,应查明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及其稳定性.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裂隙发育情况 受断裂构造破坏程度,顶板间接充水的矿床应查明构造破碎带和导水裂隙带.并应研究和估算原生导水裂隙带高度及采动导水裂隙带高度,同时应分析主要充水含水层地下水进入矿坑的地段.底板间接充水的矿床应查明承压含水层径流场和水压力特征,直接底板的岩性 厚度及其变化。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以及断裂构造对底板完整性的破坏程度、应研究和计算采矿对底板扰动破坏深度、并应分析论证可能产生底鼓。突水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