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防渗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6、4、1,当矿区拟采用防渗墙作为主要防治水手段时。应进行防渗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6、4,2。防渗墙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应查明下列问题.1.造墙部位第四系含水层的地层结构、厚度,岩性.渗透系数,颗粒组成 密度,干湿体积密度,富水性。饱和度,相对密度 干燥与饱和状态下的安息角及内摩擦角 变形模量。孔隙比及含水层中孤石的分布和大小 第四系含水层与下伏基岩含水层或含水构造。地表水的水力联系,2 造墙部位基岩含水层的岩性,透水性,风化程度与深度.容重 抗压强度,变形模量等,基岩隔水层的埋深及其隔水性。3。造墙部位构造破碎带的产状。规模、含水性 导水性等.4。含水层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流向,静止水位.最高水位。造墙后所必须承受的最大静水压力或动水压力,5。当造墙黏土需求量较大时 应探明造墙所用黏土的分布,质量,储量等、6、4 3,防渗墙勘探的技术手段应以水文地质钻探和水文地质试验为主、辅以地面物探措施.勘探工程的布置应能控制防渗墙两端相对隔水层和底部相对隔水层顶板的分布、埋藏情况,确定相对隔水层的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渗墙设计标准的规定 6。4、4。防渗墙勘探孔间距应根据含水层厚度及底板起伏情况确定,宜为20m 50m、勘探孔应穿透含水层、进入相对隔水层不应小于10m。压水试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钻孔压水试验规程,DZ。T。0132的有关规定,试段长度宜为5m.6.4 5,防渗墙勘探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防渗墙所处范围的水文地质平面图 纵剖面图及横剖面图、图件比例尺应为1 200.1、500,2、提出防渗墙平面边界、底部深度及构筑厚度等参数的建议,3,根据设计所要达到的防渗标准。提出与勘探地段含水层性质相适应的防渗墙类型和构筑材料的建议、4.预测和评价构筑防渗墙后对矿区及周边地质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