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场地与地基基础抗震3,1、场地抗震勘察3,1.1、本条明确场地和岩土抗震勘察的基本要求。地震造成建筑的破坏。除了地震动直接引起的结构破坏外、还有场地的原因.诸如地基不均匀沉降 砂性土液化,滑坡。地表错动和地裂.局部地形地貌的放大作用等 为了减轻场地造成的地震灾害,保证勘察质量能满足抗震设防的需要.对岩土工程抗震勘察的基本内容和成果表现等基本要求作出强制性规定是必要的、实施与检查控制,1.实施,1.勘察内容,应根据实际的土层情况确定,大致应包括地段划分、液化判别 不利地段的地质,地貌。地形条件资料以及滑坡.崩塌,软土震陷等岩土稳定性评价等、2 场地地段的划分,在选择建筑场地的勘察阶段进行。根据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对软弱土.液化土等不利地段。要按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提出相应的措施 3,场地类别划分要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两个因素决定,对于多层砌体结构、场地类别与抗震设计无直接关系。可略放宽场地类别划分的要求。对深基础和桩基、均不改变其场地类别.必要时可通过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分析结果 适当减小计算的地震作用、4.提供覆盖层范围内各土层的动力参数,包括不同变形状态下的动变形模量和阻尼比。是为了在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时形成场址的人工地震波.设计单位无此要求时可不做。2 检查。检查勘察内容,查看勘察报告的项目和评价依据,3,1、2。本条明确工程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地段划分标准、地震造成建筑的破坏,情况多种多样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地震动直接引起的结构破坏。其二是海啸 火灾 爆炸等次生灾害所致,其三是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严重地面变形导致,因此.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工程场址是减轻地震灾害的第一道工序,作为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防灾的国家标准,对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提出强制性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实施与检查控制,1。实施、场地地段的划分,是在选择建筑场地的勘察阶段进行的 要根据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对软弱土、液化土等不利地段 要按本规范的相关规定提出相应的措施。2、检查.检查地段划分 查看岩土勘察报告中的场地地段划分是否合适、不利地段勘察工作的深度和评价结论等、3,1,3.本条明确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场地类别是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参数、直接涉及工程结构地震作用取值是否合适,因此、对场地类别的划分标准作出强制性要求是必要的.实施与检查控制,1、实施.1、场地类别划分、不要误为,场地土类别 划分,要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层软硬程度,以等效剪切波速表征、这两个因素划分 考虑到场地是一个较大范围的区域,对于多层砌体结构,场地类别与抗震设计无直接关系、可略放宽场地类别划分的要求,在一个小区。应有满足最少数量且深度达到20m的钻孔,对深基础和桩基.均不改变其场地类别.必要时可通过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分析结果,适当减小计算的地震作用,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时,土层的分界处应有波速测试值 波速测试孔的土层剖面应能代表整个场地。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都不是严格的数值。有,15 的误差属正常范围.当上述两个因素距相邻两类场地的分界处属于上述误差范围时,允许勘察报告说明该场地界于两类场地之间、以便设计人员通过插入法确定设计特征周期 2,检查.检查场地划分。查看勘察报告的场地类别评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