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混凝土结构房屋5.2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内力调整和抗震构造要求 抗震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5,2.1确定。2,甲,乙类建筑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2,4.2条的规定 当房屋高度超过本规范表5、2、1相应规定的上限时.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3,当房屋高度接近或等于表5,2,1的高度分界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合适的抗震等级,5、2、2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潜在塑性铰区应采取箍筋加密措施,抗震墙结构 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等结构的墙肢.连梁 框架梁。框架柱以及框支框架等构件的潜在塑性铰区和局部应力集中部位应采取延性加强措施。5,2.3.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筒体结构,外框架应有足够刚度,确保结构具有明显的双重抗侧力体系特征。5,2。4,板柱 抗震墙结构抗震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柱 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具备承担结构全部地震作用的能力、其余抗侧力构件的抗剪承载能力设计值不应低于本层地震剪力设计值的20。2。板柱节点处,沿两个主轴方向在柱截面范围内应设置足够的板底连续钢筋、包含可能的预应力筋,防止节点失效后楼板跌落导致的连续性倒塌。5、2。5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施工中需要以不同规格或型号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符合本规范规定的抗震构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