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填埋处置6。5 1、规定了填埋处置场应配置垃圾坝,防渗系统.地下水与地表水收集导排系统.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作业。封场覆盖及生态修复系统、填埋气导排处理与利用系统、安全与环境监测,污水处理系统.臭气控制与处理系统等.确保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处置建筑垃圾残余物的同时 防止二次污染,6.5 2、规定了工程渣土与泥浆进行填埋的基本条件要求 6,5,3.规定了填埋库区地基应具有承载填埋体负荷,以及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进行地基处理的原则。库区的地基要保证填埋堆体的稳定,工程建设前要求结合地勘资料对填埋库区地基进行承载力计算 变形计算及稳定性计算 对不满足建设要求的地基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6,5.4。规定了对填埋堆体边坡、堆体沉降。封场覆盖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性能要求.堆体沉降稳定宜根据沉降速率与封场年限来判断,堪体沉降量由沉降时间得到沉降速率,进而通过沉降速率与封场年限判断堆体的稳定性.填埋堆体沉降速率可作为填埋场场地稳定化利用类别的判定特征 填埋堆体沉降速率可根据沉降量与沉降历时计算。堆体沉降量可通过监测或通过主固结沉降与次固结沉降计算得到。封场覆盖应进行滑动稳定性分析 确保封场覆盖层的安全稳定、滑动稳定性分析宜采用无限边坡分析方法,在进行覆盖稳定性分析时。要求考虑其最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封场覆盖稳定性安全系数。稳定系数.在1。25、1.5为宜、6。5,5。规定了建筑垃圾分区分质填埋的性能要求,不同类别的建筑垃圾压实度不同。为保证堆体的安全稳定,要求分区填埋 各区根据填料的抗剪强度特性设置不同的堆填高度和坡度,6、5、6。规定了建筑垃圾填埋场水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要求、6,5、7 规定了填埋场封场覆盖和生态修复的性能要求,填埋场封场覆盖是为了减少渗沥液产生量、提高堆体安全性 增加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开垦利用的速度 填埋场封场设计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状况和植被种类,使封场后的填埋场与周边环境绿化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