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地坪5、2,1。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面层和基层的刚度远大于地基的刚度、在荷载作用下、所产生的弯曲变形较小,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应力扩散能力 因此本标准建议将地坪结构层看作是支承在弹性地基上的多层板,分析其应力状况。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地坪结构面层、基层及地基的刚度差异较大、传统的文克尔弹性地基板的模型为单层板 无法反映地坪基层对结构的影响 因此本标准提出采用更适合地坪结构的文克尔地基多层板、5.2,2、本标准引入分块地基弹簧刚度的概念来确定地基的刚度 其实质是将不同位置地坪分块的地基土弹簧刚度按地坪的沉降变形进行反算 形成分块地基弹簧刚度.并以此进行地坪的分析计算,分块地基弹簧刚度计算时.先将地坪整体划分为多个分块.外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各分块沉降Si 同时以各分块沉降值Si反算该分块产生沉降Si。所需的仅加在该分块范围内的等效地基名义压应力Pfk、i,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分块的地基名义弹簧刚度Kfk.i,据此得到不同的分块地基名义弹簧刚度Kfk,i与总分块地基名义弹簧刚度,Kfk i的比值、分块地基弹簧刚度分配系数αi,最后以此系数αi对地基总弹簧刚度K进行地基刚度分配、5、2,3,本标准推荐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面层应力,考虑到弹性地基多层板受力分析的复杂性、以及有限元建立模型的通用性与简便性 对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地坪可不需进行基层等效。直接按实际地坪结构层进行建模、目前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普遍,因此推荐有限元方法进行计算.1、有限元单元划分。在荷载作用中心附近,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较大.因此在荷载作用中心或计算点附近的单元划分应加密.而远处可划分较大 一般情况下、水平方向单元大小宜控制在0,25m、0,5m范围,竖直方向单元大小宜控制在0,05m。0.15m范围 以上建议值仅是根据常见船厂地坪尺寸建议,可根据实际地坪尺寸作相应调整,2,当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地坪接缝处设有传力杆时 若计算模型中未考虑传力杆的剪切约束和传荷作用、接缝邻近区域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结果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折减 当接缝处未设传力杆时。宜按自由边处理 3 地坪结构层层间结合条件对计算结果有以下影响、1。面层与基层之间按层间滑动考虑时、面层底部拉应力有所增大.过渡层底面的拉应力则相对减小,同时地坪的整体变形也较层间连续假定的计算结果略大.而随着层间滑动摩擦系数的增大、地坪结构受力状态逐渐接近于层间连续模型 2,计算模型中层间摩阻系数的取值取决于施工条件与材料特性。由于实际船厂地坪的使用面积很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各层层间连续假定.因此建议计算时可偏于保守的采用层间滑动模型.当计算模型中采用摩阻力系数方式考虑层间滑动时 地坪结构各层接触面间摩阻力系数按不宜小于0.1进行设置,施工时应建议采用技术措施保证各层紧密结合,使其处于连续状态.3 场地试验的钢筋应力实测结果表明 加载点附近范围混凝土面层上层钢筋处于受压状态.下层钢筋处于受拉状态,随着离加载点距离的增大、钢筋应力均逐渐减小.图3,面层与基层之间按层间滑动模型设置时的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与场地试验结果接近、5.2。4 钢筋混凝土地坪有限元计算得到的面层最大拉应力、配筋设计时可按材料力学平截面假定、采用公式.3,计算面层板的弯矩,并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受弯构件进行配筋计算,5,2。5,钢筋混凝土地坪面层的温度应力。本标准建议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也可参照现行行业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