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构造要求6,1,素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地坪6、1 1 地坪温度变形缝和沉降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素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地坪面层尺寸较大时,宜设置纵横向温度变形缝 温度变形缝可分为缩缝和伸缝,室内外不同环境条件下.温度变形缝最大间距宜符合表6、1 1规定、2,室外地坪温度伸缝应设置在排水坡的分水线上。不得设置在有液体流经或积聚低洼处,3、地坪沉降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物柱基或厂房内大型设备基础采用浅基础时.其与地坪之间宜设沉降缝,当采用桩基础时,其与地坪之间应设置沉降缝,2 平板车轨道、龙门吊及半龙门吊地轨.地面管沟宜单独设置基础,当采用浅基础时、其与地坪之间宜设置沉降缝.当采用桩基础时.其与地坪之间应设沉降缝,4、地坪的温度变形缝和沉降缝的设置宜与主体建筑的结构缝位置一致 6 1。2 缩缝 伸缝及沉降缝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混凝土地坪的纵横向缩缝宜采用平头缝、纵横向伸缝处间隙应用柔性材料填充.图6.1。2 1。2 素混凝土地坪的纵横向伸缝构造同钢筋混凝土地坪 缩缝可采用平头缝、图6。1,2,1、与诱导缝、图6、1 2。2、相结合的方式布置,3。沉降缝宽度宜为20mm。30mm 缝内用柔性材料嵌缝,6,1 3,地坪的缩缝或伸缝宜设置传力杆 传力杆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力杆应采用Q235B圆钢,2,最外侧传力杆距自由边或另一方向变形缝距离宜为150mm,250mm 3,传力杆规格间距可按表6,1,3选用、6 1,4.不同厚度混凝土面层交接处、应采取变厚度平缓过渡.图6、1,4,当相邻面层厚度比hc1。hc2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4时。可采用图6,1,4按缩缝或伸缝处理。大于1 4时.可采用图6 1、4。b,按伸缝处理,6、1。5,素混凝土面层的边缘及角隅宜配置构造钢筋。图6.1 5,构造钢筋宜符合下列规定.1.面层边缘处下部宜配置通长构造钢筋、钢筋伸至板端时向上弯起、钢筋根数不应少于3根,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宜为50mm.2,面层角隅处不小于1500mm.1500mm范围内上部应设置钢筋网片、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50mm 6,1.6。钢筋混凝土地坪面层的配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板底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当板底有素混凝土垫层或半刚性基层时为40mm。当为其他材料基层时为70mm。2。板面和板底每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少于0,15。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3,板边和板中钢筋应根据计算结果分别配置。4。板边或变形缝角隅处应配置加强钢筋、配筋方式宜符合本标准第6,1,5条规定.6,1、7,装焊地坪预埋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埋件可分为T字钢条形预埋件和单块矩形预埋件 2、预埋件的种类.布置形式,图6,1。7.和间距等应满足工艺使用要求,3 预埋件截面及锚筋应按受力由计算确定、有接地要求时并应满足接地电阻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