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3.1、进行围护结构热工计算时,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 K.应采用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传热系数。Km.工业建筑金属围护结构典型构造形式的传热系数见本标准附录B 4、3 2,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分区 一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 3.2。1 表4,3、2,8的规定、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进行权衡判断,表4,3,2、1.严寒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注,S为体形系数、表4 3.2 2,严寒B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注、S为体形系数 表4、3.2、3、严寒C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注,S为体形系数 表4,3,2,4.寒冷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注。S为体形系数。表4,3 2.5.寒冷B 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注。S为体形系数。表4,3,2.6。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限值表4,3 2,7,夏热冬暖地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太阳得热系数限值表4 3。2 8。不同气候区地面热阻限值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注.1 周边地面系指据外墙内表面2m以内的地面。2。地面热阻系指建筑基础持力层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3.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4,3,3 根据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分区,二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宜符合表4,3.3,1、表4,3.3、5的规定.表4、3.3,1、严寒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W,m2,K 表4,3 3.2。严寒B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 W m2,K 表4 3。3。3、严寒C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W。m2。K.表4,3.3,4.寒冷A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W、m2.K,表4.3。3.5.寒冷B区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推荐值,W。m2 K 4。3.4,生产车间应优先采用预制装配式外墙围护结构,当采用预制装配式复合围护结构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1,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条件,应选择保温材料品种和设置相应构造层次,2.预制装配式围护结构应有气密性和水密性要求、对于有保温隔热的建筑,其围护结构应设置隔汽层和防风透气层。3,当保温层或多孔墙体材料外侧存在密实材料层时,应进行内部冷凝受潮验算,必要时采取隔气措施。4、屋面防水层下设置的保温层为多孔或纤维材料时.应采取排气措施、4,3,5,建筑围护结构应进行详细构造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外保温时、外墙和屋面宜减少出挑构件.附墙构件和屋顶突出物,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分应采取阻断热桥措施,2 有保温要求的工业建筑、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3,严寒及寒冷地区地下室外墙及出入口应防止内表面结露,并应设防水排潮措施 4。3,6、建筑围护结构采用金属围护系统且有供暖或空调要求时,构造层设计应采用满足围护结构气密性要求的构造,恒温恒湿环境的金属围护系统气密性不应大于1 2m3,m2,h 4,3,7,外门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1。严寒和寒冷地区有保温要求时,外门宜通过设门斗。感应门等措施.减少冷风渗透,2,有保温或隔热要求时、应采用防寒保温门或隔热门。外门与墙体之间应采取防水保温措施、4、3、8 外窗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特殊工艺要求时,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宜小于窗面积的30.当开启有困难时,应设相应通风装置、2、有保温隔热要求时.外窗安装宜采用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附框,气密性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的有关规定。4,3,9 以排除室内余热为目的而设置的天窗及屋面通风器应采用可关闭的形式 4,3,10。位于夏热冬冷或夏热冬暖地区,散热量小于23W、m3的厂房,当建筑空间高度不大于8m时。宜采取屋顶隔热措施 采用通风屋顶隔热时.其通风层长度不宜大于10m、空气层高度宜为0,2m,4 3,11 夏热冬暖,夏热冬冷,温和地区的工业建筑宜采取遮阳措施,当设置外遮阳时 遮阳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东西向宜设置活动外遮阳、南向宜设水平外遮阳,2 建筑物外遮阳装置应兼顾通风及冬季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