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筑与建筑热工4、1。总图与建筑设计4,1,1,厂区选址应综合考虑区域的生态环境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4、1,2,建筑总图设计应避免大量热 蒸汽或有害物质向相邻建筑散发而造成能耗增加。应采取控制建筑间距。选择最佳朝向.确定建筑密度和绿化构成等措施、4、1,3,建筑总图设计应合理确定能源设备机房的位置.缩短能源供应输送距离,冷热源机房宜位于或靠近冷热负荷中心位置集中设置。4 1 4.厂区总图设计和建筑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夏季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等条件,合理利用当地主导风向,4,1,5、在满足工艺需求的基础上.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应区分不同生产区域.对于大量散热的热源.宜放在生产厂房的外部并与生产辅助用房保持距离,对于生产厂房内的热源,宜采取隔热措施、并宜采用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4,1 6.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根据气候条件.合理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与遮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措施。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系统的能耗、4、1、7 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行业特征和特殊性 统筹兼顾。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4 1,8、有余热条件的厂区应充分考虑实现能量就地回收与再利用的设施。4。1,9,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工业厂区水 植被等自然条件。合理选择绿化和铺装形式、营建有利的区域生态条件 4。1 10.严寒和寒冷地区一类工业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4,1。10的规定 表4,1、10、严寒和寒冷地区一类工业建筑体形系数4.1。11,一类工业建筑总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50、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进行权衡判断.4、1.12。一类工业建筑屋顶透光部分的面积与屋顶总面积之比不应大于0,15 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 必须进行权衡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