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0。1。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必要的质量责任制度.应推行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应有健全的生产控制和合格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包括原材料控制。工艺流程控制.施工操作控制。每道工序质量检查,相关工序间的交接检验以及专业工种之间等中间交接环节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要求.还应包括满足施工图设计和功能要求的抽样检验制度等.施工单位还应通过内部的审核与管理者的评审、找出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制定改进的措施和跟踪检查落实等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是使施工单位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保证.同时施工单位应重视综合质量控制水平.从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制定综合质量控制水平指标,以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3,0,2,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建设部令第86号,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等必须实行监理.对于该规定包含范围以外的工程,也可由建设单位完成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工作,3,0.3.本条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面.1,用于建筑工程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的进场检验和重要建筑材料,产品的复验.为把握重点环节,要求对涉及安全 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 产品进行复检 体现了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的理念和原则.2,为保障工程整体质量,应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目前各专业的施工技术规范正在编制,并陆续实施,施工单位可按照执行 考虑到企业标准的控制指标应严格于行业和国家标准指标。鼓励有能力的施工单位编制企业标准 并按照企业标准的要求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完成每道工序后、除了自检。专职质量检查员检查外.还应进行工序交接检查 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要求。同样相关专业工序之间也应进行交接检验,使各工序之间和各相关专业工程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3,工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组成部分 一个检验批可能由一道或多道工序组成 根据目前的验收要求,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到检验批,对工序的质量一般由施工单位通过自检予以控制,但为保证工程质量、对监理单位有要求的重要工序。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 0.4,本条规定了可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的条件和要求.1,相同施工单位在同一项目中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使用的材料 构配件 设备等往往属于同一批次,如果按每一个单位工程分别进行复验,试验势必会造成重复。且必要性不大,因此规定可适当调整抽样复检、试验数量 具体要求可根据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2,施工现场加工的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符合条件时,可适当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但对施工安装后的工程质量应按分部工程的要求进行检测试验、不能减少抽样数量 如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等 3,在实际工程中,同一专业内或不同专业之间对同一对象有重复检验的情况。并需分别填写验收资料 例如混凝土结构隐蔽工程检验批和钢筋工程检验批。装饰装修工程和节能工程中对门窗的气密性试验等、因此本条规定可避免对同一对象的重复检验、可重复利用检验成果.调整抽样复验 试验数量或重复利用已有检验成果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符合各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并事先报监理单位认可,施工或监理单位认为必要时,也可不调整抽样复验,试验数量或不重复利用已有检验成果。3,0。5.为适应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鼓励 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证建筑工程验收的顺利进行,本条规定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没有具体验收要求的分项工程及检验批,可由建设单位组织制定专项验收要求、专项验收要求应符合设计意图。包括分项工程及检验批的划分,抽样方案、验收方法 判定指标等内容,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可参与制定、为保证工程质量。重要的专项验收要求应在实施前组织专家论证.3 0,6、本条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1 工程质量验收的前提条件为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验收时施工单位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已完成整改,2,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资格包括岗位,专业和技术职称等要求。具体要求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规定 尚无规定时可由参加验收的单位协商确定,3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划分应符合各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4。见证检验的项目。内容.程序,抽样数量等应符合国家 行业和地方有关规范的规定 5 考虑到隐蔽工程在隐蔽后难以检验,因此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6、本标准修订适当扩大抽样检验的范围、不仅包括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还包括涉及节能,环境保护等的分部工程。具体内容可由各专业验收规范确定 抽样检验和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7,观感质量可通过观察和简单的测试确定,观感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应由验收各方共同确认并达成一致。对影响观感及使用功能或质量评价为差的项目应进行返修,3、0。7,本条明确给出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的条件、需要指出的是 本标准及各专业验收规范提出的合格要求是对施工质量的最低要求。允许建设,设计等单位提出高于本标准及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验收要求,3.0 8、对检验批的抽样方案可根据检验项目的特点进行选择。计量 计数检验可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类,对于重要且易于检查的项目.可采用简易快速的非破损检验方法时、宜选用全数检验,本条在计量 计数抽样时引入了概率统计学的方法。提高抽样检验的理论水平、作为可采用的抽样方案之一,鉴于目前各专业验收规范在确定抽样数量时仍普遍采用基于经验的方法。本标准仍允许采用、经实践证明有效的抽样方案、3.0,9、本条规定了检验批的抽样要求。目前对施工质量的检验大多没有具体的抽样方案。样本选取的随意性较大 有时不能代表母体的质量情况,因此本条规定随机抽样应满足样本分布均匀.抽样具有代表性等要求.对抽样数量的规定依据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8。1,2012。给出了检验批验收时的最小抽样数量 其目的是要保证验收检验具有一定的抽样量.并符合统计学原理、使抽样更具代表性,最小抽样数量有时不是最佳的抽样数量、因此本条规定抽样数量尚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表3,0,9适用于计数抽样的检验批。对计量,计数混合抽样的检验批可参考使用。检验批中明显不合格的个体主要可通过肉眼观察或简单的测试确定,这些个体的检验指标往往与其他个体存在较大差异.纳入检验批后会增大验收结果的离散性,影响整体质量水平的统计。同时.也为了避免对明显不合格个体的人为忽略情况.本条规定对明显不合格的个体可不纳入检验批,但必须进行处理、使其符合规定.3,0,10.关于合格质量水平的错判概率.α、是指合格批被判为不合格的概率.即合格批被拒收的概率,漏判概率β为不合格批被判为合格批的概率,即不合格批被误收的概率 抽样检验必然存在这两类风险、通过抽样检验的方法使检验批100。合格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在抽样检验中。两类风险一向控制范围是,α、1,5、β.5,10 对于主控项目 其α,β均不宜超过5,对于一般项目。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