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支撑脚手架8.3.1,支撑脚手架的立杆间距和步距应按设计计算确定,且间距不宜大于1,5m 步距不应大于2。0m。8,3、2,支撑脚手架独立架体高宽比不应大于3。0,8,3.3.当有既有建筑结构时。支撑脚手架应与既有建筑结构可靠连接。连接点至架体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m、应与水平杆同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接点竖向间距不宜超过2步 2、连接点水平向间距不宜大于8m,8,3,4,支撑脚手架应设置竖向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9m设置一道,2,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6m设置一道,3、竖向剪刀撑斜杆间的水平距离宜为6m、9m。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倾角应为45.60,8 3,5 当采用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拉杆代替支撑脚手架竖向剪刀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6m,9m设置一道 安全等级为 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4m、6m设置一道。每道竖向斜撑杆,竖向交叉拉杆可沿支撑脚手架纵向.横向每隔2跨在相邻立杆间从底至顶连续设置.图8 3,5 1.也可沿支撑脚手架竖向每隔2步距连续设置、斜撑杆可采用八字形对称布置.图8,3,5,2。图8。3,5 1,竖向斜撑杆布置示意 一。1 立杆。2。水平杆、3 斜撑杆 2,支撑脚手架上的荷载标准值大于30kN m2时,可采用塔形桁架矩阵式布置 塔形桁架的水平截面形状及布局、可根据荷载等因素选择,图8 3.5,3 图8,3,5,2.竖向斜撑杆布置示意。二。1、立杆,2。斜撑杆 3,水平杆图8 3 5。3,竖向塔形桁架.水平斜撑杆布置示意1 立杆 2、水平杆 3 竖向塔形桁架、4、水平斜撑杆8 3 6 支撑脚手架应设置水平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宜在架顶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2、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顶,竖向每隔不大于8m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3 每道水平剪刀撑应连续设置,剪刀撑的宽度宜为6m,9m,8.3.7 当采用水平斜撑杆.水平交叉拉杆代替支撑脚手架每层的水平剪刀撑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图8,3 5,3,1,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应在架体水平面的周边 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12m设置一道、2,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宜在架体水平面的周边,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不大于8m设置一道,3,水平斜撑杆.水平交叉拉杆应在相邻立杆间连续设置。8,3、8.支撑脚手架剪刀撑或斜撑杆 交叉拉杆的布置应均匀。对称。8 3.9 支撑脚手架的水平杆应按步距沿纵向和横向通长连续设置.不得缺失.在支撑脚手架立杆底部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水平杆和扫地杆应与相邻立杆连接牢固、8。3,10,安全等级为。级的支撑脚手架顶层两步距范围内架体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宜按减小步距加密设置、8。3 11 当支撑脚手架顶层水平杆承受荷载时。应经计算确定其杆端悬臂长度,并应小于150mm.8,3、12 当支撑脚手架局部所承受的荷载较大 立杆需加密设置时。加密区的水平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一跨,非加密区立杆的水平间距应与加密区立杆的水平间距互为倍数,8.3、13 支撑脚手架的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插入立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50mm.其可调螺杆的外伸长度不宜大于300mm、当可调托座调节螺杆的外伸长度较大时。宜在水平方向设有限位措施.其可调螺杆的外伸长度应按计算确定.8,3。14,当支撑脚手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不设置竖向 水平剪刀撑.1.搭设高度小于5m。架体高宽比小于1.5、2 被支承结构自重面荷载不大于5kN,m2.线荷载不大于8kN。m、3。杆件连接节点的转动刚度符合本标准要求、4,架体结构与既有建筑结构按本标准第8 3、3条的规定可靠连接.5,立杆基础均匀 满足承载力要求。8 3,15 满堂支撑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 内部纵向和横向每隔6m、9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在顶层和竖向间隔不大于8m处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并应在底层立杆上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8.3,16、可移动的满堂支撑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12m、高宽比不应大于1.5,应在外侧立面,内部纵向和横向间隔不大于4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应在顶层.扫地杆设置层和竖向间隔不超过2步分别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应在底层立杆上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8。3,17 可移动的满堂支撑脚手架应有同步移动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