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第三十五条,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 自治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第三十六条,突发事件的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自治州.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突发事件的损失进行调查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公共设施,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保险机构应当尽快完成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第三十七条,自治州,县人民政府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定的恢复重建规划.计划。报请上级人民政府指导 协调和批准、第三十八条 受突发事件影响的州。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 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自治州,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自治州 县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第三十九条,自治州,县人民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起因、性质。影响。责任、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巩固应对成果、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