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项目立项与设计第十一条土地整治应当实行项目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土地整治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土地整治项目储备库、拟定年度土地整治项目,第十二条土地整治项目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 符合土地整治规划 二 土地相对集中连片 三。项目实施后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四,土地权属清楚无争议、五 依法经项目涉及地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同意,第十三条土地整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土地整治项目应当优先在土地整治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主产区和重点区域内安排。同时兼顾其他地区,第十四条土地整治项目立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向有批准立项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申报时应当附具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土地整治项目申报立项之前,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请本级人民政府组织财政 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证,第十五条土地整治项目立项,按照资金来源分别由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上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将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委托下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跨市 州,行政区域实施易地开垦耕地的 由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市、州,行政区域内实施易地开垦耕地的。由市,州、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并报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六条土地整治项目经批准立项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项目的规模 依法采取招标等公开方式。选定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第十七条设计单位应当对土地整治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准确掌握项目区内土地利用现状,充分听取项目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 村民小组及村民的意见,编制科学可行的项目规划设计、并将项目规划设计在项目所在地乡 民族乡。镇 村进行公告,第十八条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应当是综合设计方案、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村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含机耕道路工程。生态防护工程和村庄整治工程等内容,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进行设计。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按照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第十九条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应当报批准立项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项目预算经批准立项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第二十条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一经批准 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按照省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审查、经审查批准后才能变更,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越权批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变更、不得先变更实施后再报批,未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审查而变更的土地整治项目,一律不予验收,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变更申请。一.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 文物或生态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二、为推广先进技术.采用先进工艺,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工程投资,三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四.批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应当变更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