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其他污水6.2,1.酸性污水主要来自检验项目或化学清洗剂使用硝酸,硫酸,盐酸.高氯酸等酸性物质而产生的污水,酸性污水需单独收集,收集管道采用耐腐蚀的特种管道,一般采用不锈钢管或塑料管。酸性污水通常采用中和法进行处理、即以氢氧化钠.石灰作为中和剂.与酸性污水发生中和反应以降低污水的酸性、酸性污水中和反应搅拌器要防腐蚀 将中和剂配制成溶液通过计量泵投加,投加剂量根据酸性污水pH值及中和剂浓度计算后确定,中和后pH值应在7,8之间,6.2,2。含氰污水指医疗机构在血液、细菌和化学检查分析中使用含氰化合物。氰化钾 氰化钠,铁氰化钾等.而产生的污水,含氰污水需单独收集,条件允许时可送电镀厂回收利用。含氰污水常用处理方法为化学氧化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生物处理法等、少量含氰污水常用化学氧化法。如碱式氯化法、碱式氯化法是将含氰污水放入处理槽内、向槽内加入碱液使污水pH值达到10。12。再投加液氯或次氯酸钠。控制余氯为2mg L.7mg.L 处理后含氰污水浓度可达到排放标准0.5mg。L 6,2。3 含汞污水源于医疗机构口腔科含汞污水以及仪器破损、分析检测和诊断使用含汞试剂.氯化高汞、硝酸高汞 硫氰酸汞等剧毒物质.而产生的少量污水.含汞污水处理方法有铁屑还原法,化学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和离子交换法。其中含汞污水以硫化钠沉淀与活性炭吸附组合法最为常用,经活性炭吸附后 出水汞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的相关规定后、方可进入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系统 6.2、4。含铬污水主要来自病理 血液检查和化验工作中使用的重铬酸钾,三氧化铬 铬酸钾等化学品形成的污水。含铬污水需单独收集,条件允许时可送电镀厂回收利用。含铬污水处理方法宜采用化学还原沉淀法 即在酸性条件下向污水中加入还原剂 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再加碱中和调节pH。使之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处理后出水中的六价铬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的相关规定后,方可进入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系统、6.2.5,显影污水主要来自放射科照片洗印加工产生的洗印污水。其中污染物质主要是显影剂.定影剂和漂白剂等,此外还有来自定影剂中的银,定影剂中的银要进行回收 回收方法为电解提银法和化学沉淀法、低浓度含银污水也可采用离子交换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处理。6 2,6、生物安全实验室包括微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当医疗机构设有生物安全实验室时.应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确定其污水收集和处理方法,根据实验室所处理对象的生物危险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通常将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分为四级。其中 级对生物安全隔离的要求最低、四级最高,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二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 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三级。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感染上严重甚至致命的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四级,对人体 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 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由于不同生物安全等级的生物实验室均有与其病原微生物危险度等级相对应的生物安全水平,操作及管理规定。因此不同生物安全等级生物实验室产生的污水需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一级 二级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污水,新建 改建的核酸实验室污水等可采用化学消毒处理工艺及相应技术设备。部分特殊二级动物实验室污水 可根据需求选用热处理工艺及相应技术设备。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臭气,可通过排水管道系统的通气管直接高空排放、三级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污水需采用热处理工艺及相应技术设备、考虑到生物安全实验室污水水量相对较小、排放周期不定,间断性强.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等实际情况、序批式热处理工艺及设备是当前国外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性污水处理的主流方式,对于水质较好,水量较大且固体污染物不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污水处理,连续式热处理工艺在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方面有优势 三级微生物实验室的管道系统可不设通气管,而是直接引到地下室特种高温灭菌罐内 罐内设专门透气口,并对透气口排出的有害气体进行有效消毒灭菌,二级、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排水经处理后必须接入留观水箱或留观控制罐,监测合格后方可排出 提高排水安全性 确保这部分污水排放不对受纳水体产生次生危害 不对人体造成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