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物业管理区域及配套设施设备第九条、划分物业管理区域时 应当考虑物业的共用设施设备、建筑物规模。社区建设等因素、并遵循相对集中,便于管理的原则、具体划分方法如下,一,物业管理区域按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范围划定 已经自然形成独立物业管理区域且无争议的.不再重新划分,二.分期开发或者两个以上建设单位开发建设的物业 其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共用的.应当划定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配套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能够分割。独立使用的 可以划定为不同的物业管理区域。三、已经实施物业管理的毗邻的不同物业管理区域、规模较小的。经各自的业主大会同意后,可以合并为一个物业管理区域 四.旧城区,城中村等没有实施物业管理的建成居住区需要实施物业管理的,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征求相关业主意见后、确定物业管理区域、对物业管理区域划定有争议的 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求物业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 相关业主,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意见后确定,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定,应当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向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条、物业管理区域划定后 需要分立或者合并物业管理区域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应当向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申请并提交分立或者合并的方案.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会同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公告,制定物业管理区域的分立或者合并方案.应当经相关物业管理区域的业主大会同意、尚未成立业主大会的 由业主共同决定,第十一条,新建住宅物业、建设单位应当在物业管理区域内按照不少于物业管理区域总建筑面积千分之二的比例 配置物业服务用房 建筑面积不得少于八十平方米.最高不超过三百平方米、其中、物业服务企业办公用房不得少于六十平方米.业主委员会办公用房不得少于二十平方米.分期开发建设的住宅物业,建设单位应当在先期开发的区域按照不少于先期开发房屋建筑面积千分之二的比例配置物业服务用房 第十二条、物业服务用房应当是地面以上的独立成套装修房屋。具备水 电,采光.通风等基本设施。没有配置电梯的物业.物业服务用房所在的楼层不得高于四层.第十三条、物业服务用房属全体业主共有.分别交由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无偿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用途,也不得分割 转让 抵押、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划定新建住宅物业服务用房,共用设施设备用房的位置和面积.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附件,附图上予以明确,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办理物业管理区域备案、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 查验与物业服务用房,共用设施设备用房相关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资料 并将查验情况在物业管理区域的备案回执.房地产登记簿中予以记载、建设单位应当在商品房销售时。将物业服务用房。共用设施设备用房的位置和面积在商品房销售方案中载明公示 并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作出约定.第十五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标准,建设物业的配套车位,车库。物业的配套车位.车库应当经权属登记后方能出售。物业的地下人防区域经人民防空 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用作物业的配套车位出租,第十六条。新建住宅物业内的供水。供电、供气等计量装置应当实行专有部分一户一结算表。共有部分独立计量表,安全防范,消防 环卫 邮政。通信等设施设备的配置应当符合物业使用的基本条件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配套设施不齐全的老旧住宅区.专业经营单位应当配合所在地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逐步改造 实现供水,供电 供气等专业经营设施设备的分户计量,分户控制、业主及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为改造工作提供便利,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后.应当将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内供水.供电等专业经营设施设备及相关管线的所有权移交给专业经营单位 专业经营单位应当接收并承担管理。维修,养护和更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