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本规定3、1.布置原则3、1 2,无论哪种方法制作的粮食钢板筒仓,在施工时都需有施工机具及操作必需的工作面,因此钢板群仓的单仓之间应留有间距,一般为500mm左右 另外钢板群仓的单仓之间要满足使用过程中维修通道要求,不应小于500mm,当筒仓采用独立基础时.间距应满足基础宽度要求.如受场地限制。基础设计也可采取措施。压缩仓间间距.落地式平底仓、一般由中部地道自流出粮 沿地道出粮口与仓壁间积存粮食,需要用大型机械清仓设备入仓作业。清仓设备入仓时需要足够的间隙或转弯半径。地下出粮输送设备产量较大、工艺设计常采用装载机入仓进行清仓作业,此时要求沿地道方向间距7m.当场地受限制,沿地道方向的两个门不能同时满足设备进仓作业时 必须保证一个门前有足够的距离。根据使用情况的调查,业主认为装载机不宜入仓作业.应选用可拆卸的旋转刮板机 绞龙或其他清仓设备、不同的设备入仓所需的距离不同 仓间净距应满足所采用的清仓设备操作要求,3 1、3、3,1,4。粮食钢板筒仓的自重相对较轻,粮食荷载占主导地位.由于粮食的空 满仓荷载变化将引起地基变形。导致各单体构筑物的相对位移,因此设计各单体构筑物之间连接栈桥、连廊 输送地道时、应考虑因地基变形引起各单体构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移.输送地道应设置沉降缝,连接单体构筑物的架空栈桥,连廊的支承处,还应考虑相对水平位移,相对水平位移值.μ定为不小于单体构筑物高度的四百分之一。是与基础倾斜率不大于0,002相协调的 3.1。5 由于粮食荷载自重很大。除建在基岩上的粮食钢板筒仓外、地基都会因装 卸粮食产生变形,为避免首次装粮时地基产生过大的压缩变形 在设计文件中应根据筒仓容量和地基条件提出首次装卸粮的要求。如分次装粮。每次装粮后的允许沉降量。下次装粮条件等、控制每次地基沉降量.确保使用安全,总结筒仓首次装粮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往往是在装粮最后阶段出现.这主要因为在最后阶段地基接近满载时.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形所致。因此.筒仓沉降观测从试装粮压仓,中强调了最后阶段装粮应控制在10.特别是软弱土质地区更应密切观察 以免发生事故 为了缩短试装粮时间,可根据筒仓装粮高度及地基基础情况。减少装粮次数、这时可增加第一次装粮数量.但是应当注意。就在这一阶段内装粮.各个筒仓也应按顺序逐步循环装粮,以免一个仓一次受载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