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居住绿地7。2.1、居住绿地是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类型 在城市绿地中占有较大比重,与城市生活密切相关.老年人.儿童及残障人士日常休憩活动的主要场所就是居住区内的居住绿地、因此在具备条件的地坪平缓的居住区,所有对居民开放使用的组团绿地.宅间绿地均应满足无障碍要求 对地形起伏大,高差变化复杂的山地城市居住区,很难保证每一块绿地都满足无障碍要求。但至少应有一个开放式组团绿地或宅间绿地应满足无障碍要求.7 2。2。第1款 无障碍出入口的设置位置应方便居民使用,当条件允许时,所有出入口最好都符合无障碍的要求,第2款 居住绿地内的活动广场是老年人 儿童日常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活动广场与相接路面,地面不宜出现高差 因景观需要。设计下沉或抬起的活动广场时,高差不宜大于300mm、并应采用坡道处理高差。不宜设计台阶。当设计高差大于300mm时,至少必须设置一处轮椅坡道。以便轮椅使用者通行.设计台阶时.每级台阶高度不宜大于120mm 以便老年人及儿童使用。第3款、当居住区的道路设有盲道时,道路盲道应延伸至绿地入口,以便于视觉障碍者前往开放式绿地时掌握绿地的方位和出入口 7、2 3。第1款 居住绿地内的游步道.老年人,乘轮椅者及婴儿车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为便于上述人群的使用.不宜设置台阶、游步道纵坡坡度是依据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编写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6版 并参考了日本的无障碍设计标准而制定的,当游步道因景观需要或场地条件限制 必须设置台阶时.应同时设置轮椅坡道、以保障轮椅通行、第2款。居住绿地内的亭.廊。榭,花架等园林建筑、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日常休憩交流的主要场所、因而上述休憩设施的地面不宜与周边场地出现高差。以便居民顺利通行进入 如因景观需要设置台明、台阶时,必须设置轮椅坡道 第3款,在休息座椅旁要留有适合轮椅停留的空地.以便乘轮椅者安稳休息和交谈.避免轮椅停在绿地的通路上 影响他人行走,设置的数量不宜少于总数量的10、7 2.4,第1款,为保障安全.减少儿童攀爬机会。便于居民活动、林下活动广场应以高大荫浓的乔木为主 分枝点不应小于2.2m、对于北方地区,应以落叶乔木为主。且应有较大的冠幅.以保障活动广场夏季的遮阳和冬季的光照 第2款。为便于对儿童的监护.儿童活动场周围应有较好的视线,所以在儿童活动场地进行种植设计时、注意保障视线的通透,在儿童活动场地周围种植灌木时.灌木要求选用萌发力强 直立生长的中高型树种.因为矮形灌木向外侧生长的枝条大都在儿童身高范围内.儿童在互相追赶.奔跑嬉戏时、易造成枝折人伤.一些丛生型植物 叶质坚硬、其叶形如剑、指向上方,这类植物如种植在儿童活动场周围 极易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