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涂膜防水层6,3,1。防水涂膜在满足厚度要求的前提下 涂刷的遍数越多对成膜的密实度越好.因此涂料施工时应采用多遍涂布 不论是厚质涂料还是薄质涂料均不得一次成膜,每遍涂刷应均匀 不得有露底。漏涂和堆积现象,多遍涂刷时,应待前遍涂层表干后.方可涂刷后一遍涂料、两涂层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易形成分层现象.6,3,2,胎体增强材料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设应视方便施工而定、平行于屋脊铺设时 应由最低标高处向上铺设 胎体增强材料顺着流水方向搭接,避免呛水,胎体增强材料铺贴时 应边涂刷边铺贴,避免两者分离。为了便于工程质量验收和确保涂膜防水层的完整性 规定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70mm 没有必要按卷材搭接宽度来规定,当采用两层胎体增强材料时 上下层不得垂直铺设、使其两层胎体材料同方向有一致的延伸性.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1 3幅宽、避免上下层胎体材料产生重缝及涂膜防水层厚薄不均匀、6.3.3,采用多组分涂料时,由于各组分的配料计量不准和搅拌不均匀 将会影响混合料的充分化学反应,造成涂料性能指标下降,一般配成的涂料固化时间比较短,应按照一次涂布用量确定配料的多少、在固化前用完.已固化的涂料不能和未固化的涂料混合使用.否则将会降低防水涂膜的质量。当涂料黏度过大或涂料固化过快或过慢时、可分别加入适量的稀释剂,缓凝剂或促凝剂,调节黏度或固化时间,但不得影响防水涂膜的质量,6、3 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JC,T 408。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852的要求、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聚氨酯防水涂料 GB、T,19250、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GB.T 23445和现行行业标准,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JC,T,864的要求 胎体增强材料主要有聚酯无纺布和化纤无纺布.聚酯无纺布纵向拉力不应小于150N、50mm,横向拉力不应小于100N 50mm.延伸率纵向不应小于10.横向不应小于20,化纤无纺布纵向拉力不应小于45N 50mm,横向拉力不应小于35N、50mm,延伸率纵向不应小于20。横向不应小于25,6、3,5.防水是屋面的主要功能之一,若涂膜防水层出现渗漏和积水现象、将是最大的弊病,检验屋面有无渗漏和积水,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可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以后进行、有可能作蓄水试验的屋面,其蓄水时间不应少于24h 6.3.6,参见本规范第6、2、12条的条文说明,6.3.7,涂膜防水层使用年限长短的决定因素、除防水涂料技术性能外就是涂膜的厚度、本条规定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涂膜防水层厚度应包括胎体增强材料厚度。6、3 8。涂膜防水层应表面平整,涂刷均匀、成膜后如出现流淌,起泡和露胎体等缺陷.会降低防水工程质量而影响使用寿命。防水涂料的粘结性不但是反映防水涂料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涂膜防水层施工时。基层的分格缝处或可预见变形部位宜采用空铺附加层.因此,验收时规定涂膜防水层应粘结牢固是合理的要求,6.3,9 涂膜防水层收头是屋面细部构造施工的关键环节,本条规定涂膜防水层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理由1。防水涂料在常温下呈黏稠状液体,分数遍涂刷基层上。待溶剂挥发或反应固化后 即形成无接缝的防水涂膜。理由2.防水涂料在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为了防止收头部位出现翘边、皱折,露胎体等现象.收头处必须用涂料多遍涂刷、以增强密封效果。理由3 涂膜收头若采用密封材料压边、会产生两种材料的相容性问题、6。3,10,胎体增强材料应随防水涂料边涂刷边铺贴、用毛刷或纤维布抹平。与防水涂料完全粘结,如粘结不牢固,不平整。涂膜防水层会出现分层现象。同一层短边搭接缝和上下层搭接缝错开的目的是避免接缝重叠 胎体厚度太大,影响涂膜防水层厚薄均匀度。胎体增强材料搭接宽度的控制。是涂膜防水层整体强度均匀性的保证。本条规定搭接宽度允许偏差为 10mm.未规定正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