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地基计算7、2,1.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k.fa 7,2、1、1.式中,p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值,kPa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采用.2 当偏心荷载作用时。除应符合公式,7、2.1,1,的规定外.尚应按下式验算、pkmax、1,2fa,7 2,1、2 式中,pkmax、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当考虑地震作用时、在公式.7,2,1.1 公式、7。2。1、2,中应采用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faE代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地基抗震承载力faE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采用,7 2,2.当基础承受轴心荷载和在核心区内承受偏心荷载时,验算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底面压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 矩形和圆 环、形基础承受轴心荷载时,式中.F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竖向力值。kN 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标准值。kN A、基础底面面积。m2、2 矩形和圆、环 形基础承受.单向。偏心作用时,式中.Mk,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的力矩值、kN,m,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m3,pkmin、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边缘最小压力值。kPa、3、当矩形基础承受双向偏心荷载时.式中、Mkx、Mky,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对x轴、y轴的力矩值 kN。m,Wx。Wy,矩形基础底面对x轴,y轴的抵抗矩,m3,7,2。3,当基础在核心区外承受偏心荷载 且基础脱开基底面积不大于全部面积的1、4时、验算地基承载力的基础底面压力可按下列公式确定,当基础底面脱开地基土的面积不大于全部面积的1 4.且符合本标准第7、2.1条规定时、可不验算基础的倾覆,1、矩形基础承受单向偏心荷载时.图7 2 3、1,式中,b,平行于x轴的基础底面边长。m l 平行于y轴的基础底面边长、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应力边缘的距离。m 图7 2。3 1 在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矩形基础底面部分脱开时的基底压力AT,基底脱开面积 e,偏心距.2,矩形基础承受双向偏心荷载时.图7 2,3、2。式中,ax,合力作用点至ex一侧基础边缘的距离。m。按计算,ay、合力作用点至ey一侧基础边缘的距离。m,按计算、ex,x方向的偏心距 m。按计算。ey,y方向的偏心距。m。按计算,3。圆,环,形基础承受偏心荷载时、图7,2.3、3,式中 r1,基础底板半径。m,r2。环形基础孔洞的半径,m,当r2,0时即为圆形基础 ac 基底受压面积宽度,m,ξ。τ。系数,根据比值r2、r1及e,r1按本标准附录H确定.7 2,4,高耸结构的地基变形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2,地基最终沉降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计算、3,当计算风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变形时.应采用地基土的三轴试验不排水模量 弹性模量.代替变形模量。4。对于高度低于100m的高耸结构,当地基土均匀 又无相邻地面荷载的影响时 在地基最终沉降量能满足允许沉降量的要求后.可不验算倾斜 5 基础倾斜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1,s2 基础倾斜方向两端边缘的最终沉降量 mm 对矩形基础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计算。对圆板 环.形基础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烟囱设计规范 GB。50051计算、对构架式塔的分离式基础 为单个基础的中心点沉降,b 矩形基础底板沿倾斜方向的边长,mm、构架式塔的分离式基础的中心距、mm.d,圆板,环 形基础底板的外径 mm 7,2、5.高耸结构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应满足工艺要求 并应符合表7,2,5的规定。表7。2。5,高耸结构的地基变形允许值注。H为高耸结构的总高度,m.d0为石油化工塔的内径.m,7,2.6。高耸结构各组成部分相邻基础间的沉降差应满足工艺要求 并应符合表7,2,6的规定.表7 2.6.高耸结构相邻基础间的沉降差限值注.l为相邻基础中心间的距离,mm,7、2,7,处于山坡地的高耸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进行地基稳定性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