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控制内容4 1,主导功能和土地使用4,1,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明确各控制单元的主,导功能,土地使用原则和用地布局.提出不适合本控制单元的功能.土地使用性质宜划分到中类或小类。4、1.2 根据控制单元主导功能发展需要,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专项规划 综合分析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等综合承载力,确定主导功能用地.近期保留和可开发用地的规模和建筑总量,明确可容纳的人口规模,4.1,3 各控制单元应按照保护区 改善改建区 新建区等主导类型提出开,发控制要求,以保护为主的控制单元重点是保护风貌特色、城市形态和街区格局、划、定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紫线保护范围 提出紫线保护控制要求.以改善改建为主的控制单元重点是完善配套设施和提升环境品质,以改,善为主的控制单元重点是提出配套设施补建要求、以改建为主的控制单元重。点是按照提升环境品质的要求明确开发建设的具体控制要求,以新建为主的控制单元重点是按标准进行各项建设,明确开发用地的主 要用途、开发强度 配套设施以及空间环境等具体控制要求。4.1 4,各控制单元应明确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提出蓝线的保护和控制要求,4.2。道路交通设施规划4,2、1,明确高速铁路,国铁正线、支线,专用线和铁路站场的用地和规划控制要求,4,2、2,完善深化主次支路道路系统。明确城市主次干道的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 主要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提出红线控制要求 明确支路建设要求,4,2、3.合理布局社会停车设施。积极发展立体停车,停车楼或地下停车,库,明确社会停车场数量、规模,位置和布局、提出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库 标准和要求,4。2,4 依据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或线网规划落实公交线路,对道路通行条,件与公交线路布置要求应进行校核,提出解决措施、明确公交换乘枢纽。首末,站,中心站、停车场、保养场等设施的数量,位置,规模和用地面积、并提出控制要求,4.2,5。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 根据专项规划落实加油 气,站的数量和布、局 明确加油,气.站设施位置。规模,用地面积及其对周边建,构.筑物的要、求,4。3。市政设施规划4 3 1 确定水厂,储水库 池、给水增压泵站等各类给水设施的具体位,置,设计标准 建设规模和用地规模。明确给水工程干管的管径 4.3,2,确定污水处理厂,污水提升泵站。污水排放口等各类污水设施的具体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规模。提出雨水泵站、容蓄水池,雨水排放口等各类雨水设施的具体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规模。明确污水和雨水工程干管的管径.4 3,3,明确 35KV等级以上高压线的走向,提出线网入地和架设要求 对、确需在地上架设的高压线标注高压走廊控制距离、确定各级变电站的具体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规模,4.3 4.设置邮政局所,交换局所.有线电视网络中心,移动通信机房等设、施 明确布点要求,容量规模.用地需求,确定微波通道的控制要求.明确有关.线网入地和架设要求,4,3,5,明确燃气气源,供气方式。调压方式及场站设置原则,确定燃气调压站、储气站等设施的位置、用地规模。用地范围和防护距离 4,3,6 明确居民生活和工业的供热方式、热源,确定热源厂的位置。用地.规模。机组容量,供热能力 供热范围和各热力站的位置.规模,用地、4,3、7,明确环卫设施的布局和配建标准,确定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车,辆清洗站 环卫车辆停,修 车场等环卫设施的位置、规模,用地和防护要求、4、4,绿地规划4,4,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绿地布局 明确城市各类公园绿地的位.置和规模.划定绿线范围,标定用地界线的具体坐标。提出控制单元内绿地总.面积,明确绿线控制要求、4 4 2、结合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明确居住用、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绿地率等指标要求.4.4。3 合理确定控制单元内街头绿地的数量和规模、明确大致位置和控 制要求、街头绿地的布置应综合考虑服务半径。并与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站点。等设施相结合,4.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4。5,1,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教育.医疗。文化 体育.社会福利.行政.办公等各类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对现状保留与规划新建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提出规划建设控制要求、4,5 2,控制单元内的居住区或居住小区配套服务设施、要按合理服务范。围综合配置,明确数量,位置和规模 暂时不能确定的设施,要在控制单元图,则中提出设置要求和大致位置、4,5、3.提出各类设施的建设类型.保留.扩建和规划,以及建设方式。合建或独立建设,新建区配套服务设施应综合设置,以集约使用土地和提高服务效率、4.5。4、居住区或居住小区配套服务设施一般应在本控制单元安排,确实困难的。可以跨控制单元配置、但应符合土地使用和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及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4 6,公共安全设施规划4,6、1,提出城市消防。防洪。防震,人防,避难场所等安全设施的用地规模,服务半径,服务人口规模和布点要求,提出各类危险源的安全防护要求 4、6,2,规划和改扩建的公园.学校 体育场等可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项目安排 应依据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有关规范.明确类型,面积和需要配置的应急设施内容,4,7,开发建设用地和开发强度控制4,7、1 根据控制单元主导功能用地布局 分类确定可开发建设用地的主.要用途、在不影响城市功能。不造成污染 不与相邻用地性质发生冲突的条件。下。允许开发建设用地有一定的兼容性,根据控制单元的不同区位和功能,确定不同的用地兼容比例,4,7,2,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综合承载力分析,研究确定控制单元内,住宅、商业、工业等可开发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明确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主要控制指标。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应分别根据人居环境要求和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确定上限控制指标.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应根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原则。确定下限控制指标,4、8、城市设计控制4.8。1。落实总体城市设计要求。把握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开敞空间,城市、轮廓。视线走廊等各类空间环境特征.研究各控制单元的空间形态和景观特、色、对控规单元的整体空间格局和重点街区提出空间尺度要求.对开敞空间,景观节点,标志性建筑的位置和建筑高度提出控制要求,4,8.2,城市重点风貌区应首先编制城市设计 运用城市设计理念 对控制、单元整体空间格局.景观特色,建筑高度与体量。风格 形式.色彩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规划控制要求、作为确定重点风貌区开发强度和空间环境指标的基本依据.4 8、3。明确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提出蓝线的保护和控制要求,4,9.地下空间利用规划4。9.1、地下空间利用以建设地下公共交通设施,地下市政设施为主 适度,建设地下公共服务设施、4。9 2。明确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功能和规划布局.提出地下通道 商业,街 停车场等设施的控制要求。4,9。3、提出控制单元内地下人防设施的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