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节约用水管理第三十六条、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规划编制城市年度节约用水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发展改革等行政管理部门 根据城市年度节约用水计划,行业用水定额 单位合理用水需求,核定非居民用户月度用水计划指标并向社会公布、在核定非居民用户的用水计划时,应当听取非居民用户的意见。非居民用户应当与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签订计划用水管理责任书、并按照下达的计划用水指标用水。第三十七条,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节水型工艺.设备。器具名录,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国家已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器具,第三十八条。鼓励居民用户生活用水采取节约用水措施,提倡一水多用,综合利用.推广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非居民用户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更新、改造落后的工艺。设备和用水器具,不得擅自拆除,停用节约用水设施、第三十九条,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供水和节约用水统计制度,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应当在每月10日前向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报送上月非居民用户的用水量和相关用水资料 非居民用户应当建立健全用水统计台帐,节约用水管理制度 定期向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报送用水数据,并指定专人负责节约用水工作 第四十条、年用水量在6万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户应当每3年开展一次水平衡测试、合理评价用水水平、对经测试发现不符合有关节约用水要求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非居民用户的水平衡测试,可以委托具有相应技术力量的专业单位进行、也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自行进行、第四十一条.工业用水应当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 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综合利用和废水处理再生利用等措施.降低用水单耗.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产品取水量、单位产值取水量达不到行业标准的,应当限期完成技术改造工程,第四十二条,非居民用户超计划用水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超出计划用水指标的用水量。除缴纳水费外,由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执行的水价标准收取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非居民用户应当提供缴费账号。具备条件的实行银行无承付托收 征收的超计划累进加价水费应当纳入节约用水专项资金,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 非居民用户超计划用水的 按照下列标准缴纳累进加价水费。一。超计划用水30,以内的,超出部分按照水价1倍缴纳.二.超计划用水31,至50,的 超出部分按照水价2倍缴纳 三。超计划用水51、至100,的,超出部分按照水价3倍缴纳。四、超计划用水100。以上的、超出部分按照水价4倍缴纳 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应当按月缴纳,逾期不缴纳的、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除限期缴纳外.并按日加收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水费5。的滞纳金,第四十三条,非居民用户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增加计划用水指标.一。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二,水的重复利用率、用水单耗达到规定的行业指标.三、按照规定建设了节约用水设施、四、按照规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做出决定 符合条件的,重新核定计划用水指标 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第四十四条、建设工程临时用水,建设单位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申报用水计划、单独装表计量,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施工进度考核其用水量、第四十五条.以水为主要原料生产饮料,饮用水等产品的、原料水的利用率不得低于国家有关标准。生产后的尾水应当回收利用。从事洗浴,游泳,水上娱乐等业务的、应当安装使用节约用水设施 从事洗车业务的 应当采用低耗水或者循环水洗车设备。第四十六条,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加强生产工艺水的回收利用和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 管网漏失率、供水产销差率以及自用水比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超标准部分的用水不得计入水价成本、用户或者委托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内部用水设施。设备、器具的维护,采取防漏防渗措施,降低水漏失率.第四十七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扶持对污水,再生水以及雨水等的开发、利用,促进再生水利用管网和配套设施的建设,鼓励单位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和从事再生水经营活动,第四十八条,鼓励和提倡下列项目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一,建筑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和教育 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设施,二,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可回收水量在每日750立方米以上的居住区。建筑区。三.污水处理厂,第四十九条.市政,园林绿化、环境卫生 工程施工和景观用水等.应当优先使用江水.河水.湖水.雨水或者再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