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开办和建设第四条、机关事业单位开办网站应当按程序完成开办审核和备案工作,一个党政机关最多开设一个门户网站、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国务院电信部门、国务院公安部门加强数据共享 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填报材料 缩短开办周期、机关事业单位开办网站,应当将运维和安全保障经费纳入预算.第五条。一个党政机关网站原则上只注册一个中文域名和一个英文域名,域名应当以.gov、cn,或,政务,为后缀。非党政机关网站不得注册使用、gov。cn.或,政务、的域名,事业单位网站的域名应当以.cn,或,公益,为后缀。机关事业单位不得将已注册的网站域名擅自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第六条、机关事业单位移动应用程序应当在已备案的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或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分发 第七条.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为机关事业单位制发专属电子证书或纸质证书 机关事业单位通过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分发移动应用程序、应当向平台运营者提供电子证书或纸质证书用于身份核验 开办微博,公众号 视频号。直播号等公众账号、应当向平台运营者提供电子证书或纸质证书用于身份核验,第八条,互联网政务应用的名称优先使用实体机构名称。规范简称、使用其他名称的.原则上采取区域名加职责名的命名方式.并在显著位置标明实体机构名称 具体命名规范由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制定.第九条、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为机关事业单位设置专属网上标识。非机关事业单位不得使用 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应当在首页底部中间位置加注网上标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会同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协调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以及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在移动应用程序下载页面,公众账号显著位置加注网上标识,第十条,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对本地区,本部门党政机关网站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推进集约化建设 县级党政机关各部门以及乡镇党政机关原则上不单独建设网站、可利用上级党政机关网站平台开设网页.栏目,发布信息。第十一条 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支持开放标准。充分考虑对用户端的兼容性、不得要求用户使用特定浏览器.办公软件等用户端软硬件系统访问 机关事业单位通过互联网提供公共服务.不得绑定单一互联网平台,不得将用户下载安装。注册使用特定互联网平台作为获取服务的前提条件 第十二条 互联网政务应用因机构调整等原因需变更开办主体的 应当及时变更域名或注册备案信息.不再使用的。应当及时关闭服务 完成数据归档和删除,注销域名和注册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