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职责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节能审查的相关管理办法,组织编制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开展业务培训,依据各地能源消费形势,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完成节能目标任务.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展等情况,对各地新上重大高耗能项目的节能审查工作进行督导。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根据本地节能工作实际。对节能审查工作加强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 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第七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由地方节能审查机关负责。节能审查机关应当制定并公开服务指南.列明节能审查的申报材料。受理方式,审查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为建设单位提供指导和服务、提高工作效能和透明度 上级节能审查机关应加强对下级节能审查机关的工作指导,第八条.节能审查机关与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为不同部门的,节能审查机关应与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加强工作衔接,重大高耗能项目节能审查应征求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意见。并及时将本部门节能审查实施情况抄送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第九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审批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需取得省级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核准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建设单位需在开工建设前取得省级节能审查机关出具的节能审查意见、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建设地点。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未改变的改建项目按照建成投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增量计算、其他项目按照建成投产后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计算 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10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审查由省级节能审查机关负责,其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其节能审查管理权限由省级节能审查机关依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不满1000吨标准煤且年电力消费量不满5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涉及国家秘密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及用能工艺简单 节能潜力小的行业、具体行业目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公布并适时更新 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不单独编制节能报告,项目应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规范建设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应对项目能源利用,节能措施和能效水平等进行分析。节能审查机关对项目不再单独进行节能审查 不再出具节能审查意见。单个项目涉及两个及以上省级地区的,其节能审查工作由项目主体工程、或控制性工程,所在省。区。市,省级节能审查机关牵头商其他地区省级节能审查机关研究确定后实施、打捆项目涉及两个及以上省级地区的,其节能审查工作分别由子项目所在省,区,市,相关节能审查机关实施 第十条,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在各类开发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实施区域节能审查,明确区域节能目标、节能措施。能效准入,化石能源消费控制等要求。对已经实施区域节能审查范围内的项目。除应由省级节能审查机关审查的.节能审查实行告知承诺制.区域节能审查具体实施办法由省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依据实际情况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