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D 规范性。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向内泄漏率的测试方法D 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向内泄漏率的测试方法 D、2.原理 气溶胶发生器生成标准的NaCl颗粒气溶胶,通入检测仓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被测对象身穿被测防护服在检测仓内按预先确定的方案进行试验动作,由颗粒物检测器在固定的取样点测量被测防护服内部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由以下指标,评价防护服对颗粒物的整体防护性能。每一个取样位置的单项向内泄漏率Lijmn 每件被测防护服的总向内泄漏率Ls、每个被测对象的总向内泄漏率LH.每个试验动作的总向内泄漏率LE。每个取样位置的总向内泄漏率Lp,平均总向内泄漏率L、D 3.检测系统及被测对象D.3 1。检测仓 D,3。1 1,仓体设计,拥有大观察窗的可密闭仓室。大小可容许受试者完成规定动作,应设计使模拟剂从仓内顶部均匀送入,并在仓的下部由排气口排出.D。3。1,2.NaCl颗粒气溶胶发生器,NaCl颗粒气溶胶发生器1台,发生气量不低于100L,min,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10,1.mg、m3。在检测仓有效空间内的质量浓度变化不应高于10,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分布应为0 02μm.2μm,质量中位径约为0.6μm,D,3.1。3,颗粒物检测器 颗粒物检测器2台,分别用于测试检测仓与被测防护服内部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动态范围为0。001mg,m3 200mg。m3,精度为,1。检测器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00ms.D.3.1,4、水平脚踏传动式试验台、水平脚踏传动式试验台1台.运行速度,5,0,5、km.h。可安装在检测仓内。D 3,1 5 采样泵与空气管路、采样泵2台,分别用于采集检测仓内与被测防护服内部NaCl颗粒气溶胶,流量范围0,05L min。4L,min,流量波动应小于0。2L min,可保证取样探头可以在被测防护服内部以.2 0,5.L,min的流量取样.为了确保在被测防护服内取样所产生的减压不会造成额外的向内泄漏率 应在取样的同时以。2。0,5、L、min的速率向被测防护服内输送.按照表D,1的取样顺序 通过处于取样间歇状态的另2个取样探头中的一个。输入清洁空气,D 3 1,6,取样探头,4个取样探头布置位置见图D,1,其中1个用于检测仓体环境中NaCl颗粒气溶胶的质量浓度 另外3个用于检测被测防护服内部的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取样探头连接在内径4.0mm.长度适合的透明塑料管上。D。3。2.样品及被测对象、D,3.2,1、被测对象 选择5名被测对象、每个被测对象应无禁忌症、及相关法规 规章所规定的不适宜从事本试验的情况、D.3.2 2。样品.测试10件防护服.每个被测对象应穿着两件防护服测试,应依照被测对象的身材 并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选择适宜号型的防护服、D.3。2,3,测试环境条件,检测仓内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不大于60,D 4。测试程序D,4,1,确定取样探位置。用于测量被测防护服内部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的3个取样探头的位置应接近于被测对象的身体,具体位置如图D.1所示、对配有弹性腰带或在服装上要穿皮带的两件套防护服.应该仔细选择取样点的位置,应将取样探头固定在内衣上.不应直接皮肤,在被测防护服内部连接取样探头的取样管路应固定在接近于被测对象身体的位置。并在手腕之上5cm,15cm之间的位置。穿过被测防护服面料并加以密封,取样管路穿过防护服面料及固定对防护服穿着性能的影响尽可能小 并不应妨碍被测对象的活动,D、4.2 确定取样顺序.按表D。1的取样顺序,D.4。3。操作程序.D,4 3,1。检测前的准备。检测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a、检查每一件被测防护服、确保防护完好.在使用本方法测试时,不存在任何使用危险性、b,被测对象应穿着紧身内衣,例如涤纶 棉制长裤和有长袖子的T恤衫.每件被测防护服检测完毕之后.应更换内衣,c,被测对象按防护服制造商的说明书进行穿着,如果需要,检测人员应向被测对象显示如何按照说明书正确地穿着被测防护服,d,检测人员应告知被测对象、可以在试验过程中调整被测防护服。但应在调整后及时告知检测人员,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将系统返回到稳定状态、重复进行相关的试验,e、检测人员应向每一位穿着好被测防护服的被测对象确定衣服是否合身、在得到肯定回答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试验,f,将取样探头固定在被测防护服上 连接空气管路 并确保取样探头穿过防护服处密封、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为被测对象穿上被测防护服和配用的其他防护装备、如防护靴,防护手套,防护兜帽 防护面罩等,如果制造商的说明书没有规定配用的其他防护装备、被测对象应除佩戴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如呼吸防护装备外、不需要配用额外的防护装备,如制造商说明书没有要求将被测防护服固定到被测对象身体的任何部分、例如手腕或脚踝.或被测对象穿戴的任何额外装备上.例如防护手套或防护靴,则不需要固定,D、4。3。2。测试检测仓基础测试环境浓度。让被测对象进入到检测仓,气溶胶发生器工作前,测量并报告所有3个取样探头的采取的空气样本浓度,作为测试的基础测试环境浓度 对应表D。1编号1.如果基础测试环境浓度较高、则应调查原因改正 以保证基础测试环境浓度处于适宜的水平 D,4 3、3。测试检测仓环境浓度,启动气溶胶发生器。直至检测仓环境的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达到稳定、确保被测对象在这一过程中保持静止站立。测量并报告检测仓环境的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对应表D.1编号2.如果检测仓环境的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的稳定需要1min以上的时间。则应对被测防护服内部进行通风.以避免颗粒渗透到被测防护服中。D。4.4,测试。按表D 1的取样顺序、在被测对象的膝部 侧面。腰部。背面、胸部.右侧.等3个位置分别取样测量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计算并且报告每一项试验动作最后100s的平均质量浓度和每一个取样点的平均质量浓度.应使用积分记录仪测量平均质量浓度,完成一件防护服的测试。关闭气溶胶发生器。停止取样检测、按以上步骤、依次完成5个被测对象.共10件防护服样品的检测.D,4,5。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如下 a。试验进行过程中.不应向被测对象提供任何有关试验结果的暗示.b.每一件防护服测试结束时.检测仓环境中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 不应超过测试前、检测仓环境中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10 的范围内。如超出范围、应舍弃试验结果。找出问题修正后、重新测试。c,表D 1编号4步行与蹲坐之间测量并记录质量浓度、但不进行计算与报告 D、5.试验结果的计算D.5。1、单项向内泄漏率.按照式。D、1,测量出的5个被测对象,i、10件被测防护服 j,3个取样点。n、对3个试验动作,m,的每一个试验动作最后100s被测防护服内部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的90个平均质量浓度测量结果。分别计算并报告全部90个百分比向内泄漏率Lijmn.式中、Lijmn。被测对象i、穿着被测防护服j、进行m试验动作时 在n位置取样测得的防护服内泄漏率、Cijmn。被测对象i,穿着被测防护服j,进行m试验动作时,在n位置取样测得的防护服内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C。检测仓环境中NaCl颗粒气溶胶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 mg,m3 D 5 2。总向内泄漏率的计算、按照式.D、2,计算每件被测防护服j的总向内泄漏率LS j 报告所有用于测试的.不少于10件防护服装的10个结果,式中.LS、j、对被测防护服j的总向内泄漏率。m 试验动作总数.n,测试位置总数 所有90向内泄漏率Lijmn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取第82个数值作为向内泄漏率的最终结果.10件防护服总向内泄漏率LS.j,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取第8个数值最为防护服总向内泄漏率LS、8 10的最终结果.如果测试的防护服超过10件,Ljmn。82。90数据取在所有泄漏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91 处选取、LS.8,10数据取在所有总向内泄漏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80.处选取,

批注书签自动云同步,随时随地查阅更便捷!

建标库的PC电脑版Android版iPhone版,已全面支持“云批注和云书签”功能。您可以在下载最新版客户端后,立即体验。

在各客户端的资源阅读界面,选中相应的文字内容后,自动弹出云批注菜单;填写相应的信息保存,自动云存储;其它设备随时可查看。

复制 搜索 分享

"大量文字复制"等功能仅限VIP会员使用,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选择少量文本,重新进行复制操作

2、开通VIP,享受下载海量资源、文字任意复制等特权

支持平台发展,开通VIP服务
QQ好友 微信 百度贴吧 新浪微博 QQ空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