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尾矿坝。尾渣坝设计5、1,尾矿坝设计5 1、1,尾矿坝,含初期坝和堆积坝,的等级应与尾矿库的等别一致。5,1,2,尾矿坝坝址的选定,应以筑 堆、坝工程量小,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好.形成的库容大、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污染地表.下.水为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尾矿坝坝址应避开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构造,并应避开熔岩发育地区。无法避开时应进行论证.并有妥善的处理措施。2。坝基中有可能发生地震液化的土层 应按国家现行标准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的有关规定进行发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评价 并应做好处理工作。5.1、3.初期坝可分为透水坝和不透水坝,初期坝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初期坝选用透水堆石坝时。上游坡反滤层应设计保护层,2,初期坝选用均质土坝或组合土坝时,必须在坝体内设计有效的排渗设施,3,初期坝坝型应选用透水堆石坝 5。1 4 尾矿堆积坝的筑坝方法可分为上游筑坝法、中线筑坝法和下游筑坝法、筑坝方法的选择和堆坝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筑坝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尾矿的物理力学性质,尾矿库地形地质条件.气候特征,地震烈度,尾矿堆坝的上升速度,以及防止环境污染等诸因素、经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在条件相近的情况下,应采用上游筑坝法,2.尾矿堆积坝的外坡应设计稳固的护坡,每一次用尾砂加高堆积坝体后应立即护坡。5,1.5,尾矿坝坝顶在尾矿库沉淀池静水位以上的超高应由下式确定 Y h。R、e、A.5、1、5,式中 Y,坝顶与沉淀池正常工作水位的高差、m,h。调洪水深,m,由调洪演算确定 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e,最大风壅水面高度。m。A。最小安全超高,m、按表5,1,8确定.5,1。6,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和最大风壅水面高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有关规定 一般尾矿堆积坝的内坡很缓时,最大波浪爬高和最大风壅水面高度值可忽略不计,上游式尾矿堆积坝沉积滩顶至最高洪水位的高差不得小于表5,1 8规定的最小安全超高值.同时 滩顶至最高洪水位水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表5,1,8中规定的最小滩长值,5,1,7 尾矿库挡水坝应按水库坝的要求设计,5,1,8。位于地震区的安全超高尚应增加地震壅浪高度、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有关规定确定、上游式尾矿堆积坝滩顶至最高洪水位水边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表5 1.8 中最小滩长值与地震壅浪高度对应滩长之和.5,1,9 在尾矿坝内应设置排渗设施、尾矿坝的排渗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1,有足够的排水能力。保证自由地向下游排出全部渗水。2,按排水反滤要求设计、保证坝体及地基土不产生渗流破坏、3.排渗设施的设计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有关规定执行 5 1。10 尾矿坝稳定计算应分别核算初期.后期及特定的中期的稳定性。稳定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1,初期坝竣工时的下游坡稳定性.正常工作条件 2,尾矿坝.初期坝。堆积坝。在正常渗流状态下下游坡稳定性。正常工作条件,3,水中填土坝,水坠坝等施工期的坝坡稳定性。非常工作条件,4、尾矿坝在校核洪水位有可能形成稳定渗流状态下的下游坡稳定性,非常工作条件.5。初期坝上游坡除库后排矿外、可不作稳定计算、其坡度可与下游坡相同.5 1、11.尾矿坝静力稳定计算可采用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对于有连续的厚尾矿泥夹层可采用改良圆弧法,对于高坝及一些复杂的情况,应同时兼用毕肖普法或其他严格方法计算。坝体稳定计算可按国家现行标准、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274有关规定执行、尾矿的物理力学特性对于不同的工艺流程可能有较大的差异。而在设计阶段不可能取得有关数据时,设计可借鉴类似水冶厂的尾矿特性数据计算坝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待水冶厂生产一定时期后,应再进行勘查,取得数据 校核修改设计.坝的级别应与尾矿库等别一致、采用计取条块间作用力的计算方法时,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5,1 11规定的数值。采用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圆弧法计算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时。对1级坝正常工作条件最小安全系数不应小于1,3。其他情况应比表5,1,11规定的数值减少8.5。1,12。位于地震区的尾矿坝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对各构筑物进行抗震计算。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不应小于表5 1。11非常工作条件。规定的数值。5 1.13。尾矿坝坝面应设置排水沟、坝体与岸坡连接处必须设置排水沟、其集水面积应包括岸坡集水面积在内。沟的断面尺寸应由计算确定 5,1.14,坝高超过30m、包括初期坝.的尾矿坝应进行观测,并设置必要的观测设施、设备,观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坝体沉降及位移,2.坝体浸润线、3。渗透水的流量及固体悬浮物、pH值及主要有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