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社会保障、第二十二条,本市通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 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本市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经济发展,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等情况 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第二十三条 本市通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依法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逐步扩大老年人常用药品和医疗康复项目的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减轻老年人的医疗康复负担 完善社区用药政策,建立慢性病患者长处方等机制 满足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用药需求、第二十四条,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计生.财政。金融等部门应当完善老年护理筹资,评估。支付 服务、监管等体系 探索建立符合本市实际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长期照料护理需求.第二十五条。本市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统一的老年综合津贴制度 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照不同年龄段提供涵盖高龄营养,交通出行等方面需求的津贴、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水平.第二十六条 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老年人、由民政部门给予生活救助 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由民政部门给予特困人员供养。本市不断完善临时救助.综合帮扶等社会救助制度、对因灾。因病或者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老年人家庭给予生活救助 第二十七条。对下列老年人,由民政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救助,保障其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一,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二、特困供养人员 三、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 四.市和区 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第二十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及时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配租。配售廉租住房或者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并在选房.配房等方面给予帮助.对符合条件的无子女老年人家庭.应当优先配租廉租住房,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在实施农村危旧房屋改造时,应当优先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改造 第二十九条。卫生计生,民政 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 在生活保障,养老服务 医疗服务、住房保障、精神慰藉等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且未再生育或者收养子女的老年人给予特别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