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监督检查和争议处理.第四十四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督检查制度 规范监督检查程序。依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察 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报告情况,提供用人情况,工资支付记录 考勤记录、财务账册.财务报表.开户银行账号等必要资料和证明,不得弄虚作假 阻碍。拒绝,第四十二五条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对工资支付违法行为的举报制度,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为劳动者举报提供便利条件。并为举报人保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决定是否立案并告知举报人 立案后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确需延长时间的。应当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人批准.但延长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第四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包括工资支付情况在内的用人单位劳动守法诚信档案,推行劳动守法诚信评价制度.对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情况严重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传播媒体或者在职业介绍场所.用人单位工作场所等地点予以公布.并将有关情况告知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税务,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 第四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资支付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上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资支付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发现下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违法行为不作为或者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违法。不当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第四十八条、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有关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 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有权要求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向本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工会的建议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作出处理 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工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予以支持和帮助 第四十九条 因用人单位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引发停工.怠工事件的 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涉.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 工会应当协助用人单位恢复生产 工作秩序。第五十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 或者依法提起诉讼,一,未按照约定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二。违反最低工资保障规定的.三.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不按照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加点工资的.五。未按照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增加劳动者工资的,六,其他侵害劳动者劳动报酬等合法权益的行为 第五十一条、用人单位对工资支付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有关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材料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工资数额及其他有关证据直接作出认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能对工资数额举证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参照本单位同岗位的平均工资或者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计算确定、第五十二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对不及时支付工资可能造成劳动者生活困难的,可以部分裁决先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第五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当从用人单位明示拒绝支付工资之日起算。用人单位未明示拒绝支付工资的、应当从劳动者实际追偿之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