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税收管理,第六条、税收收入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应当与本行政区域的税源相适应,税务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和税源状况。科学预测税收目标。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反映重大税收增减变化因素,为财政部门编制预算提供依据 财政部门编制和调整税收收入预算,应当征求同级税务机关的意见。第七条、税收优惠对象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或者弄虚作假的.税务机关应当暂停执行税收优惠,并告知相关部门取消税收优惠对象的资格、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审核税收优惠对象资格,对已享受税收优惠的对象。不符合税收优惠条件或者弄虚作假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取消税收优惠资格。并告知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应当立即停止执行并依法追缴已享受的优惠税收,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执行税收的开征,免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规定,不得擅自作出税收的开征.停征或者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税收返还,预征以及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第九条,税务机关依法对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实行委托代征的,应当指导,监督被委托代征单位和个人代征税收.并及时支付委托代征手续费,被委托代征税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延滞入库税收,第十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按照规定领取、开具、保管发票,取得发票方有权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发票。鼓励消费者索取发票。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支出、报销和扣税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