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车辆和驾驶人。第八条,严格实行机动车登记制度.准予登记的机动车必须是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 并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产品,第九条,严格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 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报废机动车回收机构应当具有合法资质,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业务应当实行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包括报废车辆所有人的身份证明,车辆牌号、车辆识别代号、发动机号码及回收日期、回收的报废机动车必须由报废机动车回收机构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定期集中解体,报废机动车回收机构不得将报废机动车出售,第十条。登记后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应当依法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并建立档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应当在具有合法资质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实行社会化服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机动车到指定的场所进行检验 维修或者保养.不得对机动车检验附加法定要求以外的条件、机动车检验必须严格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检验机构不得在收费标准之外另行收取任何费用。营运机动车在规定的检验期限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经检验合格的项目,不再重复进行检验,严禁向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机动车出具虚假检验合格证明和发放检验合格标志。第十一条、公路客运车辆应当由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在车门或者临近部位喷涂经营单位名称和核定的准载人数 并按规定配备安全防范器材和急救器材 公路客运车辆营运时、在普通公路上行驶单程400公里以上、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单程600公里以上的。应当配备两名以上具有客运车辆驾驶资格的驾驶员、第十二条,用于接送中小学生或者学龄前儿童的客车、必须保持良好的安全技术状况。并喷涂或者放置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省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校车专用标识 标志 校车驾驶人应当具有准驾车型3年以上的安全驾驶经历。第十三条,公路客运车辆 重型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应当按规定安装和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设备。行驶记录设备所记录的数据是实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证据.机动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可自行选择购买和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设备,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指定购买。安装特定型号的行驶记录设备,禁止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介入行驶记录设备的生产经营活动、第十四条.对上道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实行登记制度、准予登记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符合国家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不符合国家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 不予登记,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不得上道路行驶,办理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登记应当提交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车辆来历证明和车辆合格证明 申请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登记的 还应当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残疾人下肢残疾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及时登记.发给登记证书,行驶证和号牌。第十五条 省会城市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对城区电动自行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采取控制措施.应当举行听证会.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第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累积记分达到十二分的,除依法接受处罚外。还应当依法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持本省机动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在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交通事故处理完毕后.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未达到满分的 可以申请参加驾驶证核发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为期一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教育、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每次可以减少其累积记分二分,但一个记分周期内的安全教育减分不得超过四分。第十七条.公路客运车辆 城市公交车辆,出租车,重型载货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所属单位,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对其驾驶人员定期组织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