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失业保险费征缴,第六条、失业保险登记实行属地管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向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失业保险登记手续,缴纳失业保险费 跨统筹地区用人单位的失业保险登记地。由相关地区协商确定,意见不一致时 由其共同的上一级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失业保险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者用人单位缴费义务依法终止的、应在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或者注销失业保险登记手续,用人单位在办理注销失业保险登记前,应按规定结清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滞纳金,罚款 第七条 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应参保职工上年度月均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的百分之一缴纳失业保险费 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缴费工资基数无法核定的,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百分之六十的,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计算。第八条,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在管理费用或成本中列支 国家机关 社会团体 事业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纳入本单位支出预算。在社会保障费中列支、职工个人缴纳的失业保险费从本人工资中扣除.不计征个人所得税 第九条。用人单位应于每月十五日前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数额.包括职工个人应缴部分 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后.在规定的期限内.按下列方式之一缴纳、一 银行根据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特约委托收款凭证.从用人单位基本账户中划缴失业保险费 特约委托收款凭证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人民银行统一印制,二,支票或者现金缴纳,三、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职工个人应当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第十条、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应当以货币形式全额缴纳失业保险费,第十一条 失业保险费不得减免,用人单位由于停产,开工不足等原因 暂时无力缴纳的.应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办理缓缴审批手续.核定缓缴期限、缓缴期限自核准之日起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缓缴期限内免收滞纳金.缓缴期满,用人单位应当足额补缴失业保险费 用人单位缓缴期满无正当理由仍不缴纳的,自缓缴期满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征缴,第十二条,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缴费记录、连续记载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情况。并负责其安全完整的保存、用人单位和职工有权按照规定查询缴费记录